
這個年只搶紅包,就不夠文藝了。
東北網2月9日訊 (記者 楊帆) 搶紅包浸透的整個春節朋友圈,這幾天刮起一陣陣回味起兒時過年“年味”的風。
“小時候,年是爸爸買回來的那幾塊糖,是媽媽為我們做的新衣裳,是揣在兜裡捨不得花的那幾毛錢,是那一掛鞭兒拆開了放。小時候,年是期盼,是幸福。長大了,年是超市裡的擁擠,是忙活了半天做好的飯菜誰都吃不下,是天南地北的奔波,是黑夜當作白天的混亂。生活越來越富裕,可那份快樂卻離我們越來越遠。”微友小雪在朋友圈發段子,懷念小時候那份單純的年味。
“在東北,小時候過年最虛偽的一句話是:來就來唄,還拎啥東西呀!最動聽的一句話是:別撕巴,給孩子的!最悲劇的一句話是:來,媽先幫你存著!最害怕的一句話是:查仨數給我憋回去!說話最不算話的是:最後一杯再不喝了!東北孩子要啥就會像啥,比如:媽,我想吃雪糕!媽媽會說:我看你像雪糕!東北孩子轉起!我都經歷過!”。充滿地道東北味的段子,引來微友們一片片笑贊。
除了懷念過去,也有段子提示“在家盡六孝”,聆聽孝:別打斷父母說家裡長短的鎖事;情商孝:別輕易生氣,情緒牽著父母的心;勤快孝:別忙著見同學朋友,多陪父母上街、拎東西、下廚;接受孝:別抗拒父母說些迂腐和傷你的話,要付出有質量的時間給他們;分享孝:別只顧看手機電視,給父母多分享外面的世界;智慧孝:引導父母追求自己的信仰,真正內心充實富足。”

這麼看來,這個年只搶紅包,就不夠文藝了。您也去東北網微信曬曬自己的兒時“年味”吧。
責任編輯:李逢時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