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12日訊 (記者 張微) 2月7日,除夕,八岔赫哲族鄉,為讓這裡的群眾過上一個歡樂祥和的春節,八岔赫哲族鄉村乾部與群眾一同度過了一個歡樂的除夕。
八岔赫哲族鄉位於同江市東北部140公裡處,距市府118.5公裡,是一個以赫哲族為主,滿族、蒙古族等多民族雜居的小村莊。
家家都掛起了大紅燈籠。
赫哲族是我國最早迎接太陽的少數民族。
由於受周邊文化的影響,赫哲人都已經習慣過漢族春節了。就連過春節時,除了在飲食上與漢族人有些區別之外,其它的都和漢族大同小異。八岔赫哲族鄉把春節看作最為隆重的節日,要貼對聯、吃餃子、放鞭炮……,每年除夕夜,八岔赫哲族鄉都會舉行豐富多彩、聲勢浩大的春節民俗文化活動。
准備年夜飯。
年夜飯菜餚。
喜氣洋洋的八岔村黨支部、村委會。
村乾部慰問八十三歲高齡的赫哲老人。
打冰眼下網。
【小編帶你了解——八岔赫哲族鄉】
八岔赫哲族鄉面積508.2平方公裡,總戶數1287戶,人口3851人,主要有漢、赫哲、滿、蒙古等民族。鄉政府駐八岔村。通公路,黑龍江通客貨輪。轄八岔、新勝、新宏、新安、新顏、新強6個村委會。以漁業為主。黑龍江鄉境段盛產鰉魚、鱘魚、大馬哈魚。
烤“塔拉哈”。
【民俗文化】
【服飾】
“魚皮衣”魚皮衣飾,多是婦女穿用。赫哲族婦女穿著的上衣樣式,相似於滿族人的旗袍,襟長過膝,腰身窄,下身肥大,袖肥而短,只有領窩沒有衣領。領邊、袖口、衣邊都飾有染上各種顏色的皮條雲紋和動物花樣,有的還在衣下擺縫上海貝殼、銅鈴或纓絡珠、疏繡穗之類的裝飾品,以示別致美觀。
“獸皮衣”赫哲族男人,冬季多穿?皮大衣、?皮褲、魚皮靰鞡(溫塔)、?皮、鹿皮靴子和一種用?、鹿腿皮拼接縫制的“溫得”(靴子)、戴?、貉皮帽子。“溫得”樣式美觀又結實耐穿;魚皮靰鞡絮上捶軟的靰鞡草,既輕便又暖和,在冰路上走不打滑還不結霜。赫哲人男女勞動時都穿魚皮套褲。他們除了用?皮制作衣褲鞋帽手套外,還通常用它制作冬季露宿野處的?皮被褥。
放煙花。
【節慶】
烏日貢節
“烏日貢”,赫哲語“歡樂、喜慶”的意思。烏日貢大會,一般每屆都在開江漁汛喜獲豐收後的6月下旬由赫哲族聚居地輪流舉辦,會期兩天。從第三屆開始,定為每年的農歷五月十五為赫哲族的烏日貢節。
河燈節
赫哲民俗。早年農歷七月十五,放燈於江河,以慰溺水者的魂靈和祈求江河神保佑族人捕魚時順利平安。如今,它已演變為放燈人對生活的美好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