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真情時刻
搜 索
一年365天隨時待命地震監測員為地球把脈
2016-02-14 10:15:14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王佳琦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2月14日訊 地震監測員,被稱作『地球的把脈人』,9日正月初二,記者跟著這些常年堅守在一線崗位的監測員,進了一次山。

  早上8點,記者跟隨省地震局賓縣地震臺臺長吳海軍、副臺長馬坤上山例行檢查儀器設備。從臺站到達二龍山風景區有3公裡的距離,十幾分鍾後,車停在了山腳下。『下車吧,我們得走上去,從這到上面雖然只有300多米,但是路卻很難走。』順著吳海軍手指的方向,記者看到山頂上有一處平房,吳海軍說平房後面是觀測山洞,水平儀等監測設備就在裡面,而到達那裡要從一片『深不可測』的雪中走過。

  『我倆在前面走,你在後面踩著我們的腳印走,雪下是臺階,小心點。』記者跟在馬坤的身後,踩著他的腳印在雪地中行走,但還是深一腳淺一腳晃個不停,稍微不注意踩到了旁邊的雪中,積雪沒過小腿。

  『平時趕上剛下完雪,我們上來都得帶著鐵鍬,一邊清雪一邊往上走,零下三十幾度的天,我們卻渾身冒汗。』到了平房門口,吳海軍說,1972年以前這裡就是臺站的工作地,現在作為設備存儲房,除了每個月一次的巡檢外,平時如果傳輸到臺站的數據有細微的變化或是儀器出現了故障,隨時都得上山檢查,『別小看這300多米的山路,如果要是帶著清雪的鐵鍬和維修設備,有時候每個人最多要負重100多斤呢。』

  進入附屬房之後,大家清理完腿上、鞋上的殘雪,馬坤打開給山洞內照明的開關,穿過長長的廊道,經過數道密封門,來到山洞深處擺放設備的記錄室,吳海軍和馬坤先後查看了電源設備、通訊設備和地震計等設備,一個小時之後,檢測完畢,設備一切正常。『如果遇到臺站內接收數據異常時,也需要依次檢測各種設備,直到故障全部被排除為止』,吳海軍說。

  由於常年在外,孩子跟他的感情不是特別深,他也覺得特別虧欠妻子和母親,說起家裡人的時候,吳海軍眼中有淚。

  據了解,省地震局直屬地震臺站有11個,共有監測人員74人,主要承擔地震監測預報及科學研究工作,承擔所在臺站的地震監測環境保護工作,他們一年365天都要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就像吳海軍說的,地震監測員是不穿軍裝的軍人,工作時間越長越覺得責任重大,『我們的工作是為百姓的安危提供保障,我們的願望是保一方平安。』

責任編輯:張微

【專題】2016龍江人過大年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