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齊齊哈爾
搜 索
『金價』鴨稻線上淘金
2016-02-15 11:27:33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董新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在拜泉縣城城西佔地面積近五萬平方米的鴻翔亨利米業有限公司產品展廳,有30多種精包裝的大米和粗糧,你會看到遠近聞名的有機鴨稻、有機紅谷子等研磨前的樣品展示。有機鴨稻糙米每公斤276元,有機紅谷子月子米每公斤76元……每一樣產品都透著“高端”氣息。展廳兩側,是兩個二維碼的展示架。一個是24小時實時監控APP,一個是產品追溯APP。打開手機,掃描二維碼,通過APP,記者看到了距離拜泉縣城30多公裡外的鴨稻種植基地。

  在包裝車間,工人們正在給精包裝的產品噴碼,豆腐塊大小的包裝顯示著產品的精良。剛剛過去的兩個月,新產的大米和雜糧已經銷售過半。走進3000多平方米的生產車間,三層樓高的進口加工設備讓人瞠目,振動清理篩、流量秤、去石機……加工米的全過程都通過管道完成。

  公司董事長張洪利是土生土長的農民,前些年一直在國內外做生意。2010年帶著“第一桶金”回鄉創業。如今的鴻翔亨利米業有限公司在拜泉當地是一家人盡皆知的企業,集種植、加工、銷售、倉儲為一體的農業產業化省級重點龍頭企業,在拜泉縣豐產鄉禮讓村有2200畝的鴨稻田,在愛農鄉有2700畝的雜糧地,有八百泉、塔頭溝、鑫拜泉、一品古稻四個注冊商標,產品被外界視為賣出了“金價”。

  鴨稻共作,這種原生態的種植方式堅持下來並不容易,生產過程不使用任何化肥和農藥,只靠鴨子吃草,一畝地裡養25只到30只品種好的鴨子,前期飼養鴨雛也需要投入。在盛夏季節,你能看到周圍的田地基本都不用人工,他的基地忙時一天卻要僱300多人拔草,每人每天就是150元的人力支出。

  2015年對於張洪利來說可謂豐收之年:不僅鴨稻米在淘寶、天貓等電子商城線上銷售火爆,公司還與華融信通投資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將公司主打產品打造成有價證券,在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上市,實現了傳統貿易方式向現代貿易方式的轉變;有機鴨稻米榮獲第十二屆(青島)國際綠色有機博覽會金獎,有機水稻種植基地被命名為黑龍江省鴨稻共棲有機水稻核心示范基地;榮獲2015年米蘭世博會“最佳可持續發展農業企業獎”,這一獎項系我國唯一獲此殊榮的農業企業。

責任編輯:楊禹

【專題】我為家鄉龍江點贊

【專題】龍江生產建設湧春潮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