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16日訊 除夕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家人團聚,共敘親情。但家人聚到一起,也難免因言語不和或以前有過不快而發生糾紛。
除夕當天,龍鳳區小李一家,就因為老人給孩子壓歲錢,引發一起家庭糾紛,最後發展到夫妻互相動起手來。這個年過的,用婆婆的話說“稀碎”。
提前給壓歲錢惹禍
小李和媳婦在外地打工,年前早早准備好年貨,吃的穿的樣樣都沒少買,特別是妻子給公婆的衣服選了又選,挑了又挑,這個年給老人共花去2000多元。
小李媳婦很孝順,自己和老公在外打工,一年也見不到父母和公婆,這次回家過年心裡別提多高興了。
2月7日上午,小李的哥哥和嫂子還有大侄子,都回到家裡一起過年。貼完對聯後,小李的母親高興得眼睛瞇成一條縫,給大孫子和小孫女壓歲錢。
今年大孫子考進理想的高中,孩子考試前,老人曾許過諾,如果大孫子考上令人滿意的高中,過年給發大紅包,所以她給大孫子的紅包裡裝進5000元,而給孫女的紅包是500元。
小李媳婦當時臉上就不高興了,婆婆沒有多想,准備等小孫女中考時也給5000元,但這話沒有說出來。
見媳婦臉色不好看,小李心裡也犯堵,就說了媳婦幾句,沒想到媳婦頂撞了他幾句。
小李媳婦想,回家和老人過年自己花去2000多元,而大伯哥一家花的錢少,孩子卻得到大紅包,這是婆婆偏心。
租車接媳婦時動手
兩個人越說話越多,小李媳婦認為,當初生完女孩,公婆就不待見自己,是公婆重男輕女。
小李語氣生硬,媳婦覺得憋屈,兩個人越說越來氣,小李媳婦哭了,感覺這個年沒法過了,她隨後領著孩子回了娘家。
媳婦一走,小李掛不住面子了,而家人又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都很詫異。
到了下午,小李的母親催他去把媳婦接回來,並要陪著他一起去。兩個人走到外面,小李看見了村鄰,說去接媳婦,村鄰戲言說:“這媳婦就是你們慣出來的臭脾氣,欠收拾。”
村鄰的一句話真是火上澆油,小李火氣越來越大。
隨後,小李租車和母親一起來到岳父家裡,岳父一家人也都忙活著准備晚飯。
小李徑直走到裡屋,見媳婦沒搭理他,就去拽孩子走,孩子見爸爸氣勢洶洶,嚇哭了。
孩子一哭,小李媳婦脾氣上來了,兩個人邊拉扯孩子邊爭吵,小李順手打媳婦一耳光,媳婦順手拿起地上的啤酒瓶要打小李。家人聽到動靜,急忙伸手拉架,纔把兩個人分開。
最後,媳婦沒有接回家,小李還惹了一肚子氣,這個年過的鬧心。
過節人多互相謙讓
小李母親想和兒媳解釋一下,但兒媳在氣頭上聽不進去話,小李母親氣得直掉淚。
老人一個勁兒地自責,怪自己沒把事說清,讓兒媳誤會。
三永司法所所長黃灝來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過年是一家人聚到一起的日子,人多嘴雜,哪句話說得不對或哪件事處理不當,都會引起糾紛。
其實,過年大家聚到一起了,都要少一些挑理,多一些包容,世上沒有一碗水絕對端平的時候,包容理解就很重要。
年後,記者了解到,小李媳婦火消了,初二就回婆家了。
小李母親也和兒媳解釋清了這事兒,小李先給媳婦道歉,不應該動手,然後媳婦又給婆婆道歉,自己做事欠考慮,最終一家人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