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今年我省民辦養老機構 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實體可享貸款貼息
2016-02-17 15:45:41 來源:東北網  作者:孫英鑫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2月17日訊 (記者 孫英鑫) 記者從今天召開的全省養老服務業發展推進會議上獲悉,今年,我省擬投入福彩公益金2000萬元,拉動銀行投資7.8億元,對一批符合條件的小型民辦養老機構和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實體進行貸款貼息。

   我省實施20項重點任務推動養老服務業發展

  為推動我省養老服務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省民政廳研究制定了《推進養老服務業發展改革方案》,其中包含發展“社區嵌入式”居家養老服務、建立小型民辦養老機構“貼息貸款”政策、設立區域省股權交易“健康養老”板塊等20項重點改革任務。

   推進通河、延壽、巴彥、樺南縣級養老機構

  歸口管理城鄉養老機構建設。對城、鄉養老服務機構建設進行統一規劃、統籌投入、歸口管理。推進縣級公辦養老機構全覆蓋。重點推進通河、延壽、巴彥、樺南等四個縣級綜合型福利機構建設,徹底消滅縣級公辦養老機構空白點。

   整合改造發展“社區嵌入式”居家養老服務

  推進農村敬老院整合改造。制定《全省農村養老服務設施建設規劃》和服務規范,推進小散型農村養老機構規模整合、偏遠型農村養老機構向城鎮聚集、依供養對象身體機能分類保障。發展“社區嵌入式”居家養老服務。啟動實施社區老年日間照料室改造計劃,逐步改建為能夠為社區老年人提供“日托”和“短托”服務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原則上,從2016年開始,所有新建、擴建社區,都要重點建設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並鼓勵委托社會組織、連鎖企業經營。

   提高社區公共養老服務效能社區增設公益崗位

  在社區增設居家養老服務公益崗位;依托基層衛生機構,在社區設立老年衛生服務站,為社區居家老年人建立健康檔案,上門提供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建立社會困境老人養老服務保障制度,將政府“托底”養老服務保障對象由“三無、五保”等特困老人向貧困家庭失能、高齡、失獨老人拓展。同時,建立社會困境老人養老服務需求評估體系,依據評估結果,實行分類保障。

   建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實體“獎補”政策

  研究制定為社區居家老人提供“助餐、助浴、家政、代購、上門醫療”等服務內容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實體的場地供給、稅費優惠、融資信貸、資金補貼等扶持政策。積極引進品牌企業和服務模式,推進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加盟、連鎖式經營;以實施老舊社區“步改電”項目為牽引,推進無障礙老年社區建設和相關設備開發與應用。

   “以獎代補”改革養老項目建設資助方式

  建立養老項目建設“以獎代補”制度。改革省級福彩公益金對各地養老項目建設資助方式,采取“以獎代補”的形式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並對醫養結合型養老機構建設給予重點扶持。同時,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城鄉公辦養老機構進行以消防設施為重點的基礎設施改造。實行養老服務機構“星級管理”,對各類養老機構進行動態化的“星級評定”,實行“分類獎補”。

   推進公辦養老機構“公建民營”

  研究制定推進公辦養老機構“公建民營”的實施辦法,除保留政府“托底”性養老服務機構外,所有面向社會老人提供經營性養老服務的公辦養老機構,按照每年20%的比例推進“公建民營”。對農村養老服務機構按照“分類保障”原則,以縣級為單位將保障對象向服務條件好的養老機構適度集中,集中後所閑置的農村養老機構全部實行公建民營,“十三五”末要消除公辦養老機構閑置床位。同時,鼓勵各地利用閑置農村養老機構建設面向貧困家庭精神病患者的精神衛生福利機構,填補農村貧困精神病患者的保障缺位和現有農村養老機構將健康老人與精神病患者“混養”問題。

責任編輯:遲灝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