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搜 索
工作人員在接收打印定單
2016-02-22 09:36:35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互聯網+農業可以變成什麼?答案是讓一斤大米賣到138元。記者來到拜泉縣豐產鄉禮讓村鴻翔亨利米業有限公司的有機水稻基地采訪,真切地體會到了當農產品遇到“互聯網+”所產生的巨大的化學效應。

  工作人員在接收打印定單。東北網記者 許俊鵬 攝

  來到鴻翔亨利米業有限公司的有機水稻基地,並沒有想象中現代大農業的氣息,更多的是原始的味道。公司董事長張洪利告訴記者,他們就是要依靠拜泉縣獨有的地理生態條件,打造純“原生態”的有機鴨稻米。在基地的智能化催芽車間,一個監控室吸引了大家的目光。“這個就是我們公司的遠程監控系統,我們公司的客戶只要是能上網,登陸我們的系統,可以24小時隨時監控我們的整個生產流程,這也解決了我們與客戶之間的信任問題。”張洪利說。據了解,鴻翔亨利米業有限公司專門投資18萬元在基地鋪蓋了光纖,安裝了監控系統,對基地的生產全程進行24小時實時網絡監控。客戶只要能上網,無論是PC端還是手機客戶端,都能實時監控整個生產流程。

  在有機水稻基地,一眼地下湧泉正在不停地噴水,在蓄水池中增溫後流進灌溉渠裡。“這泉水是自湧泉,常年噴水,還能直接飲用。水稻用了這個水灌溉,稻米的品質自然上乘。”拜泉縣副縣長王民發說。在一旁的水稻田裡,一大群鴨子在稻田中穿梭嬉戲。據了解,鴻翔亨利米業有限公司的鴨稻生產基地總面積2200畝,每畝地放養25?30只“騾鴨”。利用鴨子在水田中穿梭行走,可以全部吃掉、踏沒田間雜草與害蟲,同時摩擦刺激水稻葉片生長,提高水稻的防病菌能力,鴨子排出的糞便又能為水稻生長提供有機肥,生產出純正原生態的有機米。

  在拜泉縣工業園區鴻翔亨利米業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一臺電腦前一位工作人員正忙碌地打著快遞貨單。張洪利告訴記者,他們將O2O“互聯網+商業”的模式植入企業發展理念,自2014年12月8日起與廣州、深圳等企業通過OEM(定點生產)合作,以“帕斯婷”、“殷宜燕的窩”、“人善米良”等OEM品牌進入淘寶網、天貓網等電子商城上銷售,網上價格138元/斤,已累計實現銷售額1.5億元,產品主要銷往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通過OEM合作+電子商務,使‘鴻翔亨利米業制造’深入消費者心裡,目前,已擁有自主高端用戶20萬戶。下一步,我們將打造自己的有機食品電子商務平臺,為企業特色化發展‘領航’。目前,軟件系統制作已完成,預計10月末即可正式投入運營。”說起未來的發展,張洪利信心滿滿。

  “通過拜泉縣獨有的自然資源優勢,依托龍頭企業的生態品牌效應,打造綠色食品產業的特色將是拜泉縣未來農業發展的方向。同時,利用鴨稻共生這一循環經濟的代表性事物,掀起綠色食品生產上的又一次革命。”拜泉縣縣委書記秦向東說。

責任編輯:楊禹

【專題】我為家鄉龍江點贊

【專題】龍江生產建設湧春潮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