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2月26日訊 25日下午,省委副書記、省長陸昊主持召開省政府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全省大米、大豆等綠色食品營銷工作。
陸昊指出,做好我省有競爭優勢的綠色食品營銷工作,是實現農業種植結構調整的重要基礎,是推動農產品從“種得好”向“賣得好”轉變、進而靠“賣得好”倒逼“種得更好”的關鍵環節,也是廣大農民創業致富的重要領域和途徑。前一階段,省直有關部門推動綠色食品營銷工作很有成效,全省大米加工企業供給側重組改革邁出實質性步伐,初步探索了市場化、合約制品牌管理公司股權眾籌等新模式。下一步工作中,政府相關部門和產業界要加強學習,深入研究綠色食品營銷的基本理論、國內外經驗,用科學的方法和有力度的工作有效推動我省大米、非轉基因大豆、雜糧等綠色食品營銷工作。
陸昊強調,加強綠色食品營銷要做到“五個結合”:一是把產品地理標志、品牌和糧食品種特色有機結合,形成以銷售額為衡量標准、有影響力的大品牌。二是把品牌推廣和渠道建設有機結合。三是把商業領域傳統銷售渠道及近兩年大力推動的綠色食品旗艦店、獨立品牌連鎖店與互聯網等新興銷售渠道有機結合,當前要特別推動中小品牌強化互聯網體驗式營銷、個人、集團定制營銷、點對點營銷等。四是把企業個體營銷與政府整體性營銷有機結合。五是把地理標志、品牌、品種等構成產品競爭力的各種元素有機結合開展深度營銷,向廣大消費者充分展示黑龍江大米怎麼種植、怎麼加工、怎麼蒸用及稻米文化內涵等。
陸昊強調,解決當前黑龍江大米品牌散、亂、多、競爭力弱、影響力小等問題,必須進行品牌整合形成大品牌、迅速提高獨立品牌的市場佔有率,進而提高品牌影響力。這項工作既要靠市場經濟的真理力量啟發企業認識到通過品牌聯合,靠品牌的規模效益實現企業新的更大的利益,也要靠政府相關部門對企業發展真心實意的關心、支持贏得企業的理解和信任,還要靠政府系統擁有的企業不可替代的優勢,如市場渠道、整體性營銷和政府監管信用等。品牌整合有三種方式:一是企業產權、股權重組形成大品牌;二是具有產品品種、品質一致性的不同企業通過市場經濟中的企業自願的合約使用同一品牌;三是由特定組織的特許授權經營。
會議還討論了特定組織商標(品牌)特許經營管理辦法、綠色食品營銷方案。
副省長孫堯、呂維峰,省直有關部門和哈爾濱市政府負責同志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