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哈爾濱
搜 索
今年哈爾濱重污染天應急預案昇級 重型車停駛外地車或禁入市區
2016-02-27 11:10:03 來源:生活報  作者:丁燕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生活報2月27日訊 我省環保工作會議26日在哈市召開,部署了2016年的重點工作。“十二五”期間,我省投資近億元建設完成了100個大氣自動監測站,大氣顆粒物源解析、重污染天氣成因分析等工作跨入國內先進行列。今年我省環保工作多項審批工作下放到市、加快省內22條臭水溝治理,而對於市民關注的大氣污染治理問題,會上提出,今年將降低重污染天應急預案啟動條件,哈市預警時間或將比48小時更提前。

  重污染天四環內單雙號行駛

  會上要求各級政府應進一步完善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降低預案啟動條件,提前預警並進入應急響應狀態。建立重污染天氣梯次限產、停產重點排污單位名錄,建立應急預案執行督查機制,對拒不執行相關措施的單位和人員給予嚴肅處理並公開曝光。

  今後,哈市遇重污染天氣時,由原來48小時預警改為提前預警並進入應急響應狀態。啟動一級(紅色)預警後,四環合圍區域內實行小型載客汽車(不含清潔燃料車、電動車)單雙號行駛;渣土車等載貨重型車停止行駛,外地車輛限時或禁止進入市區;本市公務用車在單雙號行駛的基礎上,再停駛全部公務車輛的30%;供熱單位錯峰起爐;84家工業企業實施限產、停產;行政機關和事業單位錯時上下班;條件允許時,實施人工降雨(雪)措施,降低大氣污染物濃度。

  哈市重污染天數減少7天以上

  會上對大氣污染治理做出了重要部署,要求在確保PM10年均濃度較基准年下降3%的基礎上,各市(地)全面實施PM2.5指標控制。哈市確保PM2.5年均濃度降低5微克/立方米以上,重污染天數減少7天以上;七臺河、牡丹江等城市要力爭較大幅度降低PM2.5年均濃度。

  加強低質煤炭管控,嚴格限制運距超過600公裡、不符合質量標准的商品煤進入我省。全省淘汰1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900臺。全省淘汰黃標車、老舊車8.3萬輛。綜合整治城市揚塵,嚴格控制道路、建築工地揚塵和餐飲油煙等污染。在大氣環境方面,加強第三方機構運維監督,開展顆粒物自動監測的手工比對。

  重污染地區減排任務“加碼”

  今年,我省將對污染嚴重、環境質量惡化的地區,分配更多的減排任務;對環境質量良好的地區,適當放寬總量控制要求。省審報告表、登記表和農業開發等報告書項目全部下放到市(地)。實行差別化審批,下調污染較輕、環境敏感程度較低項目環評等級,優化、簡化審批程序。對不涉及敏感區、基本不產生環境影響的項目實行豁免。

  今年我省將推進大氣污染整治、水污染防治、居民居住環境治理、違法違規建設項目“清倉”等行動,要求各地在6月底前全面完成分類分批清理整頓任務,在3月底前公布本行政區域內重點排污單位名錄,定期公布環境質量、監管執法等信息。建立企業環境行為信用評價體系,實施環境違法企業和信息公開情況“黑名單”制度,並同步納入社會信用體系。

  加快治理省內22條臭水溝

  今年我省力爭松花江流域水質達標率提昇1-2個百分點。哈市阿什河口內作為全省唯一國控劣V類斷面,向該流域排水的新擴建項目氨氮指標執行特別排放限值。推進肇蘭新河污染防治工程建設。加快推進哈爾濱一排乾城區段、齊齊哈爾東湖明渠等22條黑臭水體治理,向社會公布名單、責任人、達標期限,接受公眾監督。將訥謨爾河、倭肯河納入生態補償范圍。各地按要求公開水源水質信息。今年將完成所有鄉(鎮)、農村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

  今年我省將爭取創建省級生態縣(市、區)5個、生態鄉(鎮)70個,推進洪河、興凱湖、八岔島等中俄跨界自然保護區合作和生物多樣性建設,力爭晉昇3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015我省環保成績單

  ●松花江水質高獲俄羅斯感謝

  河流水質達標率為66.7%;松花江出境斷面(同江)水質穩定在Ⅲ類,得到俄羅斯邊疆地區的高度贊揚,並致信表示感謝。興凱湖36個生態環境保護項目全面啟動,治理效果初步顯現。

  ●淘汰燃煤小鍋爐1973臺

  “大氣十條”全面實施,牡丹江、七臺河市PM10年均濃度降幅較大,全省淘汰黃標車18.9萬輛、燃煤小鍋爐1973臺,分三批曝光了131家企業。省級財政支持省轄城市開展顆粒物來源解析,哈市解析成果首批通過國家論證,其他市(地)顆粒物來源、佔比和重點排

  放源初步明晰。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達36個

  建成國家級生態鄉(鎮)126個、生態村16個,大慶、伊春市已建成省級生態市。建立各類自然保護區249個,其中國家級36個,數量位列全國第一。大興安嶺地區已建成各類自然保護區36個。全省新建成投運城鎮污水處理廠35家。

  ●查處違法排污企業795家

  組織開展全省環境保護大檢查、“利劍斬污”等專項行動19次,查處違法排污企業795家,清理違法違規項目6329個。實施按日計罰32起,累計罰款金額3137萬元。

責任編輯:張微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