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大慶煉化2015年實現稅費101億元 技術創新貢獻效益3.55億
2016-03-01 09:13:39 來源:大慶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原標題:創新增效成果好、稅費逆襲超百億、科技創新成果多……

  『煉化』亮點讓人應接不暇

  東北網3月1日訊 全球油價持續走低,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虧損』成了很多油企不能回避的問題。有道是,壓力也是一把雙刃劍,在帶來挑戰的同時,也能讓勇敢而有擔當的企業迸發出前所未有的力量,『老樹』亦能催生出『新芽』。

  大慶煉化公司,在國內的油企中或許名氣不大,可是,它卻在如此困厄的大環境中一路逆襲而上,經營業績逐年攀昇,盈利能力逐年增強。『十二五』以來,加工原油2791萬噸,實現營業收入1832億元、稅費357億元,實現由2011年虧損14.2億元到2015年盈利17.24億元的巨大轉變,企業發展『節節高』。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在2015年這個『十二五』的收官之年,加工原油547.52萬噸,實現營業收入292億元,稅費101億元,利潤17.24億元,實實在在地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2月25日,大慶煉化公司職代會,可謂亮點紛呈,會上,總經理萬志強揭開了大慶煉化公司實現利潤與稅費雙跨越的『秘籍』。

  煉化稅費逆襲超百億

  如果要問2015年什麼是讓煉化人最驕傲的事,恐怕就是煉化公司一舉甩掉了『虧損』的帽子,實現稅費101億元。

  在低油價的『寒潮』中,勇敢的煉化人一步一個腳印,一邊過起了緊日子,開源節流,一邊開展科技創新,把所有的未知數變成了種種可能,逆襲成為真正的納稅大戶,助推了我市經濟的發展,為市裡各項事業貢獻了自己的力量,彰顯了大企業的責任與擔當。在中國石油系統內,大慶煉化公司優勢不突出,地處目標市場北端,產品運距遠,成本高;原油加工量也不具有規模優勢;冬季生產期長,安全生產難度大;成品油價格持續下跌、銷售困難……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大慶煉化煥發新活力,曬出令人刮目的成績單?

  科技創新與挖潛增效並舉,管理水平與隊伍建設齊抓,節約成本的同時絕不忘擔在身上的環保重任,每個員工的傾心付出……這些,都是大慶煉化公司打贏這場攻堅戰的『法寶』,也是作為優良傳統的『傳家寶』。

  在過去的五年中,大慶煉化公司突出效益中心,生產經營業績穩步攀昇。他們優化生產組織,保證效益實現,深入節能降耗,努力節約成本,強化合規管理,損失大幅降低……尤其是2015年,他們優化裝置操作及加工路線,優化苯、液氨和蠟油等外購原料進廠,細化水電汽風管理考核,嚴控非生產性支出,精細維修費管理,加大招標采購力度,節汽24萬噸,節水38.3萬噸,節電6651萬度,累計挖潛5.55億元。

  創新增效正穩步推進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企業要想長遠地向前走,『吃老本兒』不可行,還得有新家什,因此,科技創新纔是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

  深諳這個道理的大慶煉化公司,全員上下技術創新氛圍濃厚,公司支持鼓勵科研、產品開發、技術改造、發明創造,科研攻關有新突破:『十二五』期間申報國家專利40項、授權專利20項,科技成果均轉化為生產力,技術創新貢獻效益達3.55億元,企業競爭力顯著提昇。

  產品開發有新進展:開發出變壓器基礎油、研磨油、工業白油等新產品十餘個,豐富了產品結構,開拓了市場空間,提昇了競爭能力。

  技術改造有新貢獻:積極應用新技術,實施一套重催冷再生催化劑循環技術改造、低溫餘熱改造等200餘項,既有效解決了裝置瓶頸問題,又帶來了經濟與社會效益。

  發明創造有新成果:從機制上鼓勵發明創造,員工結合崗位實際,實現了裝置內窺鏡、裝劑機械手、管道對口器、手搖昇降車、管板調整器等50餘項自主創造成果,提高了工作效率,減輕了勞動強度。

  科技創新是一方面,企業管理的創新也是重中之重。

  煉化公司始終把管理作為永恆主題,精細生產經營全過程管理,推進標准化管理,深化內部改革,退出低效業務,優化人力資源,模擬市場經營,堵塞了管理漏洞,規避了經營風險,挖掘了內在潛力,調動了員工積極性,降低了成本費用,企業管理更加科學規范,『十二五』期間累計管理挖潛20億元。企業管理創新成果首次榮獲國家級一等獎。

  通過關停常年虧損、扭虧無望的紡織廠等低效業務和優化結構布局的一系列措施,每年減虧近3億元。

  在機電儀廠、檢維修廠和設計院等11個相關生產服務單位推行內部模擬市場化經營,將費用、成本、效益與員工收入掛鉤,並根據工作和技術難易等進行單項獎金提成計算,將薪酬分配向為企業創效的單位和員工個人傾斜,最大限度調動了員工工作積極性,累計創效1.49億元。

責任編輯:姜繼周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