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個假期,有的孩子花兩三千元,有的花上萬元,旅游和上輔導班佔大頭
『寒假賬單』掏空家長腰包
東北網3月2日訊 新學期開始了,不少家長感嘆,假期終於結束了,這也意味著家長的花銷告一段落。那麼,這個寒假,家長們給孩子花了多少錢?
各種興趣班,五花八門,一節鋼琴課200元,一個10天左右的冬令營3000多元……近日,記者調查發現,孩子假期的開銷從千元到上萬元的都有,外出旅游和上輔導班成為花銷的大頭,不少家長大呼開銷大,負擔重。一位家長吐槽,這個寒假,各種興趣班已『燒掉』她兩個多月的工資。
上輔導班是開銷大頭
賬單:購書400元+輔導班1800元+游玩500元+看電影300元=3000元
明明是小學五年級學生,這個寒假他一點沒閑著,一有空,他就讓媽媽帶他去大慶書苑,挑幾本自己喜歡看的書。春節期間,中央電視臺播出成語大賽節目,明明很愛看,還特意買了兩本關於成語故事的書回家讀。對於孩子買書,明明的家長特別支持,他們在這上面從來不限制孩子。
『現在的孩子喜歡看書的不多,大多盯著手機、電腦,孩子能有一個好的讀書習慣,會受益終生,我們特別支持,只要是他喜歡的書,我們都會給他買回來!』明明的媽媽對記者說,一個寒假,她給孩子買書花銷400餘元。
相比上輔導班的費用,買書的費用簡直不值一提。明明的成績在班裡屬於中上等,看別的同學在假期都補課,他也著急,家長也怕孩子落在後邊,因此也給明明報了輔導班,主要學習英語、數學和寫作,這三門課,近20天就花了1800元,加上所需要的資料費用,達到1900元。
假期除了學習之外,明明的家長還帶孩子外出滑雪和泡溫泉,花銷大約在500元。
『這個假期影院上映了不少適合孩子看的電影,對孩子來說可是件快樂的事兒。』小恆媽媽認為,看電影也是孩子獲取知識的途徑,像《三打白骨精》、《美人魚》等電影,家長們都會陪孩子去影院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