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激活消費市場惠及百姓生活 『絲路花雨』飄進尋常百姓家
2016-03-03 11:28:48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程瑤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3月3日訊 伴隨著黑龍江陸海絲綢之路經濟帶國際大通道建設的逐步推進,“一帶一路”這一高屋建瓴的國家級規劃,已漸漸真切地影響到每個龍江百姓的尋常生活,“絲路之花”結出的累累碩果正如春雨般飄灑進龍江萬家。

  “冰河絲綢之路”惠及家家戶戶

  2月22日,載運120噸俄羅斯液化石油氣罐式集裝箱的車輛從俄羅斯出發,經由中國同江哈魚島口岸浮箱固冰通道進入中國。據參考消息網報道,俄媒將這條冰上運送通道稱為“冰河絲綢之路”。

  記者從同江口岸了解到,1月18日,65.9噸液化石油氣經由該浮箱固冰通道進境,拉開了這個冬季中俄液化石油氣的運輸序幕。這次入境120噸後,還將有一批100餘噸液化石油氣由浮箱進境。浮箱固冰通道預計將開通至今年4月上旬。這些液化石油氣的引進方,均是我省目前最大的民用液化石油氣儲配公司——富錦市泰達燃氣經銷有限公司。

  泰達燃氣總經理孫寶興是佳木斯人,在俄羅斯從事對俄貿易多年。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和“龍江絲路帶”建設的不斷推進,眼見身邊越來越多的同行從對俄出口轉型到向國內進口,孫寶興也決定將陣地轉移回國內,轉移回家鄉。“佳木斯、雙鴨山等我省東部地區此前使用的一直是哈爾濱和大慶的液化石油氣,但隨著大慶120萬噸乙烯生產等大項目的上馬,不少省內自產的液化石油氣都被用做工業原料,民用領域出現需求空間。我就想到可以通過在俄多年與俄方石油公司形成的良好合作關系,引進俄羅斯的能源來補充民用能源。因為俄羅斯不但油氣資源豐富,而且質高價低。”孫寶興告訴記者,與俄方達成協議後,2014年7月8日,他的公司經同江口岸從秋明油田進口了第一批120噸俄羅斯液化石油氣,開創了我省企業通過江運進口俄羅斯液化石油氣的先河。夏季通過江運擺渡,冬季使用浮箱固冰通道運輸,成立剛剛一年多的時間,泰達公司已累計從俄羅斯進口液化石油氣近3000噸。這些優質油氣除小部分供給泰達公司自有加氣站外,其餘全部通過佳木斯、鶴崗、雙鴨山等地的燃氣公司進入了尋常百姓家。“雖然現在因為使用比例小,俄羅斯液化石油氣的價格優勢還沒直接體現在液化氣的定價上,但俄液化氣雜質少、熱值高,耐燒,已從另一方面讓百姓得到了實惠。今年只要通道暢通的話,我們公司進口的液化石油氣將達到1萬噸。”孫寶興信心滿滿地告訴記者。

  黑龍江陸海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不但有利於深化雙邊和多邊合作,更將通過促進東北亞地區要素的有序流動和資源的高效配置,不斷惠及百姓民生。

  通道達“四海”消費“國際范兒”

  通道建設是“龍江絲路帶”建設的重中之重。在全省上下一心的努力下,以哈爾濱為中心,以大(連)哈(爾濱)佳(木斯)同(江)、綏滿、哈黑、沿邊鐵路四條乾線和俄羅斯西伯利亞、貝阿鐵路形成的“黑龍江通道”為依托,一個聯接亞歐的國際貨物運輸大通道雛形初現。伴隨這條國際大通道的建設,龍江人的生活和消費也多了越來越多的“國際范兒”。

  從2015年年初開始,以原生態、無添加的俄羅斯食品為主打的“俄貨”以迅雷之勢進入冰城人視線,進而迅速輻射到省內其他地市。大大小小的俄貨店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大街小巷,從借名而來的提拉米蘇到俄羅斯的酸奶、糖果、水產、面粉,幾乎每一樣都讓龍江人為之著迷。市民章女士告訴記者,她家小區樓下的一家零食店幾乎就是冰城流行食品的風向標,從臺灣的鳳梨酥、太陽餅到韓國的香蕉牛奶,市面上熱銷的食品在這裡都能找到。她最近一次光顧時,不出所料店裡已經換上了清一色的俄羅斯制造。“甚至小區單元門上都貼著明碼標價的俄貨廣告,只要打一個電話就能送貨上門,足見俄貨有多火。”

  如今,購買俄羅斯商品尤其是俄羅斯食材已經成了不少家庭固定的消費習慣,正如南極國際俄羅斯商品城董事長李威所言,黑龍江尤其是哈爾濱在歷史上就與俄羅斯有很多淵源,所以對俄貨接受度很高。隨著口岸通道的不斷拓展暢通,這種融合肯定會越來越深入到百姓的尋常生活中。

  除了俄貨,2016年的春節,德國啤酒也成了不少家庭餐桌上的主角。淘寶德啤店鋪“哈團購網”的主管張世慶告訴記者,從去年7月份到現在,半年時間公司就在哈爾濱開了20多家德國啤酒店。僅這個春節,線上線下就銷售了近5萬件德啤。“德啤口感特別醇厚,但是以前市民很難買到,價格也高。現在一箱24聽、每聽500毫昇的德啤纔賣120元~150元左右,算下來比不少國產啤酒還便宜,自然受歡迎。”張世慶說,目前公司的酒都是整貨櫃從德國訂購,走海運到天津港或是大連港後再轉到公路運到哈爾濱。如果未來能夠通過哈歐班列進行運輸,不但成本會降低,運輸時間更會大大縮短。

  大項目風生水起百業興旺百家樂

  從哈齊高鐵、哈牡客專修建等國際通道建設,到哈爾濱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建設、綏芬河站改造等國際物流節點建設,龍江陸海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大項目建設風生水起。不但積極推進著中俄基礎設施和口岸通道的互聯互通,把兩國經貿合作推向新高度,更積極引導和推動著邊境地區和輻射地帶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百業興旺。

  “往南看,哈爾濱是中國的神經末梢,往北看,哈爾濱就最前沿,是和深圳、香港一樣的口岸。”北京長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涂小岳的這一觀點正慢慢變為現實,並惠及龍江各行各業。哈歐班列已為龍江當地企業哈飛空客、沃爾沃、福特等公司裝配零部件運輸提供了最新的首選。哈爾濱國際集裝箱中心站強大的中轉集結功能和進出口功能也將為更多龍江企業帶來便利。

  在哈牡客運專線鎮北隧道,記者看到施工方修建的路面平整、硬化良好的施工便道已成為附近的農戶和林戶的“近路”。無獨有偶,虎峰嶺隧道打通的入山便道,也成為附近二道河子村民進山采山貨換鈔票的“黃金道”。在海林市海林鎮光榮村,62歲的村民丁成洪告訴記者,全村涉及哈牡客專征收的300多戶村民中,98%的人都心甘情願配合。為啥?就因為高鐵修好了不但會給村裡帶來商機,更讓村民們出行去省城和牡丹江都極為方便。在牡丹江市放牛村,來自哈爾濱市呼蘭區的小吳和七八個同鄉在項目工地上找到了綁鋼筋籠的工作,每天都能收入200多元。更多的本地村民也放棄了外出打工,或是到工地乾活,或是開起了小飯店、小超市接待項目建設者,在家門口賺錢。

  展望未來,致力打造連接亞歐最便捷、最通暢國際大通道的黑龍江陸海絲綢之路經濟帶,不但將成為國際商貿物流帶、要素集聚產業帶、互利共贏開放帶,更將成為龍江百姓步入小康、連接世界的“惠民帶”。

責任編輯:張微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