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春艷(中)接受省公安廳業務部門領導檢查
姜春艷是大慶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的一名女民警,被政府和上級公安機關授予一次“三八紅旗手”、兩項“鐵人式交通民警”光榮稱號的榮譽。她說話柔聲細語,面對群眾諮詢,總是耐心備至。如果不是一身警服,很難聯想到她的職業是一名警察。其實,姜春艷她從小就對警察這個職業充滿了憧憬。一般來說,當警察是很多男孩子的夢想,很少有女孩子從小想當警察的,姜春艷卻是個例外。而且,她不僅當上了警察,還是個稱職的好警察!
如今,姜春艷已經從警15年了。在這15年公安工作期間,她換了四個工作崗位——基層交警大隊、公安分局治安巡防大隊、交警支隊車管所和互聯網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中心。無論在哪個崗位上,姜春艷都拿出了“拼命三郎”的勁兒,冒雨指揮交通有過,一天睡兩三小時乾工作有過,細心照顧嫌疑人有過,被群眾誤解仍然笑臉相迎也有過……她不懼風雨,不怕困難,勇於擔當,真心愛民,在工作崗位上出色地完成了一個又一個任務。
兢兢業業,吃苦在前不抱怨
姜春艷愛崗敬業,無論在哪個崗位上都是兢兢業業,她的同事、領導知道,陌生的群眾也看到過。
有一天,姜春艷下班途中,突降暴雨。當她駕車行至讓胡路燈崗時,交通已經堵得水泄不通了。正是下班晚高峰,暴雨又使得車輛的通行速度緩慢。看到她的戰友們穿著雨衣在滂沱的大雨中艱難的指揮著,沒帶雨衣的姜春艷二話沒說,將車靠邊停下,帶上白色警帽,就衝進雨中。與戰友們奔忙在每個路口進行疏導過往車輛。雨水不斷打在臉上,到底是汗水、泥水、還是雨水,她自己也弄不清楚了,總之渾身濕透了。約兩小時,道路終於暢通了,姜春艷松了一口氣,與其他交警打完招呼就離開了。對於姜春艷來說,這就是一件小事,可是這件小事卻被熱心市民“捅到”了媒體。這位市民說,17時許,他下班回家,正趕上堵車,他就把車停在路邊的飯店門前,進去吃飯。透過飯店的窗玻璃,他看見這位女交警在一個多小時裡,一直冒雨指揮著交通,女交警的敬業精神很令他感動。第二天,記者采訪時問她:“你當時是怎麼想的?”姜春艷說:“我是一名交警,這是我的責任吶。”
作為一名女交警,姜春艷時刻不忘自己的責任,在履行責任的同時又人性執法,“俠骨柔情”這個詞形容她挺貼切。2003年10月,大隊領導派她配合事故隊同志,去嫩江縣抓捕一名交通肇事逃逸的女司機。在嫩江派出所同志的協助下,他們很快找到了違法嫌疑人的住址。姜春艷佯裝成路人,敲打屋門。
開門的男人問:“你找誰?”
“大哥,我過路的,想和你打聽個道兒……”
姜春艷邊說邊向屋裡張望,當她確認嫌疑人正在裡屋坑上時,就一躍而起。
“別動,大慶公安局的!”這時,戰友們也衝了進來,迅速將嫌疑人帶走。到達大慶時已是半夜,當姜春艷安頓好嫌疑人准備休息時,一路未開口的嫌疑人突然說:“妹子,就憑這一路你對我的照顧,你放心,我不跑了”。
2010年11月,大慶公安警務體制改革,姜春艷被任命為讓胡路公安分局違處大廳負責人。為盡早開展違法處理業務工作,白天她抓緊籌建違處大廳,晚上回到原單位整理資產報表,准備資產移交工作。二十天的時間裡,姜春艷每天僅睡兩三個小時。她不說苦,不說累,可當接到統一配帶藍色警帽通知的那一刻,姜春艷流淚了。回到家裡,捧著白色警帽,姜春艷的眼淚又情不自禁地落下……
姜春艷剛開始戴白色警帽時,心裡還有些失落呢。從小到大,姜春艷期待著能當一名刑警,像父親那樣戴著大沿帽。她常常聽到當刑警的父親說起,哪天破了一起命案,哪天又處置了一起突發事件,哪天預審拿下了一個口供。可是2001年,姜春艷參加工作時,卻當了一名交警,戴上了白色警帽。當交警一晃十年,白色警帽上的警徽見證著姜春艷的文明執法和熱情服務啊!
那天上午,老公看見姜春艷久久拿著白色警帽,輕聲說:“不是換藍色的了嗎?這個扔了吧!”姜春艷輕輕搖搖頭,將這頂帽子工整地放在了衣櫃的最上面。姜春艷告別摯愛了10年的“三尺崗臺”,默默地走上了讓胡路公安分局治安民警的崗位。時任讓胡路公安分局局長梁勝利評價姜春艷說:“小姜除了愛崗敬業,工作能力強外,最關鍵的是能吃苦,上進心強,群眾的口碑好……”
在陌生崗位工作不足兩年的姜春艷,順理成章地成為讓胡路公安分局治安八大隊的副大隊長。
鐵面無私,踐行人性化服務
2013年5月,因工作需要一名責任心強的民警,領導又想到了她。
姜春艷興奮地敲開了交警支隊領導的辦公室:“報告!姜春艷報到!”
支隊領導微笑著說:“車管所正需要人呢,你去那裡工作吧。”
“是!”姜春艷的“陣地”從此轉移到車管所了。
車管所窗口每天面對的是繁雜的程序和如水的人流,還有叫號機不停的叫號聲,群眾們一聲聲的諮詢聲,民警們一遍遍的講解聲……每個窗口的工作人員平均每天得接待一百多人次,回答一百多人提問,敲擊鍵盤上萬次;每天最大限度的說話,說到嘴乾、嗓子啞!
每天辦理上百筆駕駛證業務,對姜春艷來說也是家常便飯,但對每一筆業務,姜春艷都會認真核對信息。有一次,在辦理一筆普通的換領駕駛證業務時,姜春艷發現當事人身份證信息與駕駛證信息不符。當事人連忙拿出黑河市遜克縣的戶籍證明,經姜春艷查看,判別出戶籍證明公章有問題。姜春艷對當事人說:“您稍等,我核查一下,一會兒給您辦理。”隨即姜春艷與遜克縣派出所聯系,並要求其發傳真進行比對。對方單位稱沒有傳真,姜春艷連忙問對方民警是否有微信。通過微信,對方派出所確認此戶籍證明系偽造,姜春艷向大隊長何福臣匯報後,由治安民警將違法嫌疑人帶至分局核實後行政拘留。
姜春艷深知,車管工作經手的每一項業務都關系到群眾的切身利益,作為群眾利益的捍衛者,民警必須公平公正,不徇私情。對於手續不全妄圖蒙混過關的投機者,想侵犯公共利益的,姜春艷都會給予嚴厲的警告。有一次在辦理一筆遺失補領駕駛證的業務中,姜春艷發現駕駛證並不是其本人的,而是其同胞兄弟,當事人知道事情敗露後,便使出十八般武藝,托人找關系找到了姜春艷的同學講情說,求抬抬手就當沒看見。姜春艷還真沒給這面子。
小小的窗口是反映服務水平、城市文明的一面鏡子。姜春艷在車管所的業務窗口上,堅守崗位,踏實工作,熱情接待辦理業務的群眾,不讓這面鏡子蒙塵。殘疾人李軍2014年10月20日上午來辦理機動車轉移登記業務,由於殘疾人車輛需要加裝殘疾人輔助裝置,而在辦理過程中,姜春艷發現查驗記錄表中沒有輔助裝置的查驗記錄,於是和殘疾人李軍講解並出具了一次書面告知。李軍一聽說不能辦理業務,情緒就非常激動。他大聲說:“我不辦了,行不行?!”同時,李軍衝動地要撕掉所需材料。
姜春艷趕緊將材料拿回,並一直耐心勸說。李軍情緒穩定後,纔告訴姜春艷,因辦理業務他跑了好幾天,由於自己身體不方便,天冷路又滑,所以一聽不能辦理業務就特別生氣。了解情況後,姜春艷立即聯系了查驗崗的同事,說明了李軍的特殊情況,查驗崗同事讓李軍將車開到查驗點,不必排隊直接進行查驗。20分鍾後,李軍帶材料回到姜春艷的窗口,先是道歉,後是感謝。姜春艷說:“真的不用道歉,我一點兒也沒生氣,也非常理解您身體不便帶來情緒的波動。不用感謝,這是我的工作。”10分鍾後,姜春艷將業務辦理完畢,並將號牌、機動車登記證書、行駛證一齊送到李軍的手中,以免他往返奔波。李軍含著眼淚連聲說“謝謝”。
迎難而上,認真鑽研業務
2015年12月,為更好地推進公安信息化服務社會公眾,切實方便廣大市民查詢交通管理相關信息,便捷辦理機動車牌證、駕駛人考試發證以及道路交通違法處理等交通管理業務,真正實現“讓數據多跑腿、讓群眾少跑腿”的要求,大慶市公安局交通警支隊開通了互聯網交通安全綜合服務平臺,並成立大慶市公安局交通警支隊互聯網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中心。讓誰去擔這個大梁,支隊黨委班子成員,在52名科級乾部的花名冊上,一個個地分析研究,最後同時把目光盯在姜春艷身上。
大慶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黨委書記、支隊長艾長君說:“當時大家就想到姜春艷能行,能勝任,能在短時間啟動好這項工作,就一致通過了決定。”姜春艷就這樣在她15年的從警路上,再一次更換崗位。
2015年12月16日全面拉開落地試點工作,為了平臺盡快上線運行,姜春艷白天采集各類信息,下班將采集的信息拿回家中標注、熟悉,常常工作到凌晨纔休息,經過半個月持續作戰、攻堅克難。她完成了常人難以完成的工作量:共完成信息采集、網點標注17項120多個涉及標注內容;60餘項業務流程維護;功能啟用等65項的參數配置;對21項業務進行了測試。大慶市公安局交通警支隊互聯網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中心在全省第一家完成了60周歲駕駛人提交身體條件證明、郵件運單打印功能、授權委托汽車銷售單位使用新平臺開辦機動車臨時行駛號牌服務的測試工作。在測試業務的同時,姜春艷還組織運輸等重點企業、駕駛培訓機構、汽車銷售單位、醫療機構等進行了專題培訓,確保互聯網服務平臺在機動車、駕駛人源頭管理服務方面取得實效。
12月30日平臺正式上線運行,大慶市公安局交通警支隊互聯網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中心圓滿完成了互聯網服務平臺的開通任務,這背後的艱辛努力,姜春艷深有體會。
2016年1月18日,黑龍江省公安廳交通警察總隊領導,走進了互聯網服務管理中心,經過測試、抽檢、諮詢,姜春艷對答如流,三考三笑,總隊領導非常滿意的稱贊道:“大慶支隊互聯網服務平臺,是全省公安交通系統首批試點單位,沒想到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完成了大量工作,已經接近廣州和惠州的工作水平……”
人民警察的核心價值觀不僅僅體現在英雄模范中,更體現在千千萬萬個基層民警的身上,不僅僅體現在公安英模的壯舉中,更體現在每個民警具體的工作中。姜春艷十五年的從警履歷,一直在基層,用一點一滴的小事履行警察的神聖職責。拼命三郎也罷,女漢子也罷,這些外號都體現著姜春艷對警察事業的深深熱愛。
姜春艷在一次演講中這樣說道:“哪名警察的履歷中沒有星星點點的光和亮,哪名警察的心中沒有理想和信念,點點光亮匯聚成束,便是照亮我們前行之路的一盞明燈;理想和信念交織的人生,纔是有意義的人生!”希望姜春艷在她熱愛的工作中做出更多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