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我省代表團審議時強調,推動老工業基地振興要“瞄准方向、保持定力、一以貫之、久久為功”。今年的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十三五”時期我國要加快推進產業結構優化昇級,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我省推進產業結構優化昇級也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不達目的不罷休。推進產業結構優化昇級既是發揮我省優勢補短板,提昇產業核心競爭力,提高經濟增長質量的關鍵之舉,也是實現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題中應有之意。
2015年,我省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長5.6%,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5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2.8%,低於全國平均水平4.5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9%,高於全國平均水平0.9個百分點。整體來看,影響黑龍江經濟發展的突出短板在第二產業尤其是工業,但進一步從產業結構內部分析,實際上,一、二、三產業都面臨著嚴峻的挑戰。我省第一產業大而不強,農業結構以傳統的農產品種植及初級加工為主,高附加值、高品牌效應產品所佔比例相對過低;第二產業低而偏重,工業結構以資源開發型與低附加值型產品為主,重化工業比重高,先進制造業尤其是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滯後;第三產業粗而不精,生活性服務業缺少精細化、高品質,旅游業客戶市場細分不夠、定位不精准、服務不規范,以金融、信息、研發、設計、物流等為代表的生產性服務業發展不足。針對上述問題和矛盾,我省應創新發展“十大重點產業”,發揮優勢、注重工業、多點培育,結合需求變化,從供給側發力,推進產業結構優化昇級,推動產業層次向中高端邁進。
在工業領域,加快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推動工業轉動力、轉方式,促進工業提質增效、昇級擴量。一是積極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搶抓國內外裝備改造昇級需求巨大的市場機遇,對接《中國制造2025》,支持重點裝備制造企業,大力推動技術創新、產品創新,促進裝備制造業高端化,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裝備制造業基地和重大技術裝備戰略基地。二是加快發展資源精深加工。依托優勢資源,延伸產業鏈條,提高資源精深加工比重,建設國家新型原材料基地。三是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推進新產品、新技術研發應用,突破工程化、產業化瓶頸,加快發展成長性好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搶佔經濟和科技制高點。
在農業領域,注重提高農產品品質、降低成本、增強競爭力,推動農業發展方式從數量向數量質量並重轉變。一是建設國家糧食安全保障基地。堅守耕地紅線,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抓住水利、科技、農機、生態四條主線,提高國家糧食安全保障能力。二是優化農業結構。按照糧經飼統籌、農林牧漁結合、種養加一體的思路,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生產體系。三是發展綠色農業。擴大綠色食品種植面積,建設全國最大、優質安全的綠色、有機農產品生產基地。
在服務業領域,著重落實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行動,拓展新領域、發展新模式、推廣新業態,擴大供給規模,提高服務品質。一是促進生活性服務業向精細化和高品質轉變。適應人民群眾消費昇級需求,著力解決供給、需求、質量方面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增加服務有效供給,擴大服務消費需求,提昇服務質量水平,推動生活性服務業便利化、精細化、品質化發展。二是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圍繞產業優化昇級需要,重點發展研發設計、第三方物流、融資租賃、信息技術服務、節能環保服務、檢驗檢測認證、電子商務、商務諮詢、服務外包、售後服務、人力資源服務和品牌建設。
我省推進產業結構優化昇級,需要以市場為導向,發揮人纔、資源、技術、資本的綜合作用和聚合效應,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堅持戰略引導、技術支橕、需求拉動、資本驅動、人纔為本,形成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和良性互動的新格局。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