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3月14日訊 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對提昇我國文化軟實力、提高國際話語權、引導國際社會全面客觀認識中國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來自文藝界別的我省全國政協委員盧禹舜始終關注中國美術對外傳播,他提出,雖然近年來中國美術對外出版、交流、展覽的密度和規模達到空前,但往往“牆外開花牆內香”,觀眾或寥寥無幾或以華人為主,關注度和影響力有限。為此,如何因地制宜,充分揮展中國美術所具有的鮮明且形象化優勢來講好中國故事至關重要。
為進一步加強中國美術的對外傳播效果,盧禹舜建議,通過設立專項基金,以課題或工程的方式,整合中外美術研究機構、藝術傳播機構和翻譯領域的優秀資源,在跨領域、國際團隊合作的基礎上,精選、規劃有代表性的傳播內容。“澳大利亞人最喜歡使用互聯網,韓國人和英國人偏愛報紙,法國人和美國人偏愛電視。”他認為,在對外傳播時應尊重受眾的使用習慣和差異,實施傳播方式的差異化策略,同時,翻譯語言要簡單,讓西方受眾可讀、能懂。
此外,盧禹舜還建議尋求將抽象的哲學觀念、形象化的美術形式,形成新的文化符號,借助電影、動漫、藝術衍生品等其他藝術傳播途徑,強化文化符號的傳播效果,並借助目標地區的文化符號進行包裝,以中國美術的視覺形式進行中國文化價值的創造性表達。 (本報北京13日電)
責任編輯:呂博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