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14日訊 (記者 孫曉銳) 今年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為政府工作重點,為中國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的發展動力,此舉在代表中反響很大。全國人大代表、哈爾濱億豐集團董事局主席馮燕對此感觸頗深。她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在國家供給側結構的新政下,“國貨”發展正面臨歷史最好機遇。同時這一重要發展節點,也為報告提出供給側改革這一新戰略提供了最佳契機。馮燕代表指出,實踐證明,“國貨”經過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發展,尤其是借國家吹響供給側結構集結號,現已具備與洋品牌掰手腕的實力,是當前提振經濟增長的有效路徑。
全國人大代表、哈爾濱億豐集團董事局主席馮燕。
“龍字號”綠色食品PK洋品牌旗艦
馮燕代表說,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黑龍江是全國最大的綠色食品生產大省,是全國各省份生產綠色食品的“國家隊”,“龍字號”綠色食品堪稱“國標”、名揚天下。黑龍江具有開發綠色食品得天獨厚的優勢,擁有世界上獨有的三大寒地黑土帶之一,土質肥沃、水系發達、生態環境好。農作物使用化肥、農藥、除草劑的數量全國最低,與國外任何國家生產的“生態食品”、“健康食品”、“自然食品”等優質農產品相比,難分伯仲。培養了“北大荒”、“完達山”、“黑森”、“寒地黑土”、“五常大米”、“響水大米”等一大批國貨品牌,產品遠銷歐洲、美國、日本和東南亞等45個國家和地區。
馮燕代表列舉了一組權威統計,2012年中國的有機食品出口額在5.5億美元左右,足以說明在國際有機市場的潛力是相當大的。黑龍江大豆與阿根廷、美國等國的大豆相比,具有非轉基因的優勢;五常王家屯農機專業合作社采用歐盟標准種植水稻,生產的五常大米營養價值超過日本的月光米;完達山乳業扛起中國民族乳業大旗,洋奶粉品牌與其較量接連受挫;冰地玉米胚芽油連續兩年獲得香港stc認證,可與歐盟、美國等140個國家質量標准互認。以上黑龍江產的“國貨”林林總總,完全可以與同類洋品牌相比。
“中國造”大品牌風起雲湧
馮燕代表說,一枝花開不能代表春色滿園。目前,中國各行各業的知名國貨品牌呈雨後春筍之勢在神州大地崛起。小米、華為手機、聯想、海爾電腦、哈工大的機器人與航空航天科技等“國貨”或技術一批批國貨正昂首走向世界。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面對目前經濟增速壓力重重和產業轉型的陣痛,培育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品牌勢在必行。馮燕代表建議,其一,打造“精品國貨”,應該成為一個基本方向,而“中國制造”唯有朝著“中國創造”轉型纔是根本的出路,纔有可能比肩國際洋品牌。其二,國家制定更優惠的發展戰略,大力扶持民族品牌,叫響百年老字號企業。其三,借助“互聯網十”和“一路一帶”戰略,把我們的國貨品牌推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