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18日訊 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開好局起好步對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決勝至關重要。綏化市圍繞『三個導向』,堅持『四化聯動』,全面實施『十三五』規劃,重點工作實現實質性進展和突破。
以結構調整為主線,推動現代農業提質增效。2016年,綏化市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農民增收為核心,增強綜合效益和發展後勁。推進結構調整提質增效。重點在供給側和需求側加強研究,以市場為導向,引導農民大力發展綠色產業、循環農業、特色農業、品牌農業,做長產業鏈和價值鏈。調減玉米面積,擴大效益品種。特別是面向哈市消費市場,打造供求關系穩固的大城市菜籃子。發展畜牧業過腹增效。發揮該市糧多、草多、秸稈多的優勢,大力發展『兩牛一豬一禽』,擴大牛、羊、鵝等草食畜牧業養殖,推進糧變肉、草變乳過腹增值、過腹增收。鼓勵大莊園、伊利、貝因美等重點畜產品加工企業向周邊布局。注重從飼料端到產品端全產業鏈的綠色生產,打造寒地黑土綠色有機無公害畜產品品牌。深化配套改革轉制增效。積極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培養一批新型職業農民,扶持一批家庭林場、家庭牧場、蔬菜農場,培育一批示范社。加速互聯網、物聯網技術與傳統農業深度融合,做大寒地黑土區域公用品牌,推廣『互聯網+綠色農業示范基地』多元主體建設模式,打造現代農業昇級版。建立鮮活農產品綠色通道,發展成熟的冷鏈物流。建立多層次電子商務渠道,支持市、縣電子商務創業園及企業電子商務平臺的加快發展。面向域內外日益提高的消費需求,生產高質量的農畜產品,使綏化的農業強起來、農民富起來、農村美起來。
向產業創新擴量發力,努力壯大二產規模。綏化繼續把產業項目建設作為發展的主線,繼續把產業項目作為『一號工程』來抓,延長產業鏈條,提高科技含量。招商引資,依托資源定向招商,盤活存量重點招商,積極謀劃引進項目,擴大項目增量。要繼續堅持按節點推進集中開工的辦法,確保勢頭不減;要提前做好項目准備,把基礎性工作做在建設黃金期之前;要強化園區基礎配套,提高項目承載,注意集約用地,提高項目容積率和單位投資強度。今年落地的項目數量、質量、氛圍要好於去年,數量和完成投資額要比上年提高20%。推進企業技術改造昇級,推廣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新材料,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提昇產業水平。在一二三產業項目並進、大中小項目齊上的基礎上,對像綏大高速、大唐等投資規模大的項目,對作物秸稈轉化、清潔能源開發等生態效益好的項目,對農牧產品深加工等產業鏈條長的項目以及對就業、增收、創稅有重大作用的項目,都要實施重點推進。
盯住市場消費需求,促進服務業轉型昇級。立足域內消費需求和哈大等域外消費需求,努力做大綏化的三產。推進『互聯網+』。深入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實施『大數據』戰略,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線上線下互補,使各業走進互聯網,讓互聯網覆蓋各業,培育信息產業新業態;發展現代物流業。加快北菜南運、糧食倉儲和大宗農產品交易市場建設,重點發展綠色食品物流、商貿物流、冷鏈物流、危化品物流等專業化物流產業,主動對接國內省內商貿物流集散樞紐,重點打造物流節點和配送中心;大力發展金融業。加速推進大資源與大資本的融合,努力提高本地區銀行存貸比,鼓勵企業上市直接融資和發行債券,推進適度舉債融資;發展特色旅游業。堅持差異化,體現獨特性,突出原生態,堅持產品做精、風格做特、服務做優、環境做美的理念,打造成型的精品旅游線路。
堅持城鄉統籌,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抓好推進東部生態新城規劃實施,推進以火車站改造、41廠棚戶區改造等8項重點工程,搞好綏南、綏蘭、綏望、綏巴等出入城口改造昇級。踐行地下管廊、海
綿城市建設理念,市場化運作博物館、文化藝術中心、綜合體育場等文體設施項目,昇級學校、醫院等公共服務,使其與中心城市地位相符。盯住棚戶區改造三年目標,棚戶區改造和房地產開發同步推進,在去庫存的大背景下,更要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完成27個地塊、103萬平方米的棚改任務。注重『三供三治』、道路、綠化等基礎設施功能的提昇,教育、醫療、文化、體育、養老等公共服務功能的完善,產業、人口等要素承載功能的加強,特別是要注重產城一體建設,用產業聚集拉動人口聚集,用就業促進農民身份轉變;小城鎮建設要突出特色。打造城鄉統籌的重要節點,堅持格調設計獨具特色,力求自然純朴、鄉愁可寄,強化產業支橕,形成對就業和財政的強力拉動;美麗鄉村建設要力求破。2016年綏化市是實施《美麗鄉村建設三年實施方案》的第二年,也是攻堅之年。要把美麗鄉村建設與重點基礎項目建設、科技園區建設、扶貧開發結合起來,力爭建設重點鄉鎮42個、示范村達標村330個,為全面完成三年建設任務打出提前量。
融入龍江絲路帶建設,提高經濟外向度。抓住龍江陸海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契機,積極參與國際國內經濟大循環,努力提高綏化經濟的外向度。樹立全球思維。要充分認識到綏化市外貿企業並不少,發展外向型經濟有基礎有前景,走出省門國門融入世界不是夢;全面融入面向俄羅斯及東北亞的對外開放平臺。圍繞全省『一核四帶一環一外』產業布局(一核:哈爾濱都市圈,四帶:哈大齊滿、哈牡綏東、哈佳雙同、哈綏北黑產業聚集帶,一環:沿邊環形產業聚集帶,一外:境外產業園區),在融入哈爾濱對外開放核心城市、參與哈大齊滿和哈綏北黑等產業聚集帶上找准切入點,謀劃建設國際物流產業園、進出口加工產業園,搭建對俄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共同打造跨境產業鏈。既要鼓勵吸引利用外資,也要鼓勵企業走出去,突出對俄能源合作和農業開發;加快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以全省面向俄羅斯、連接亞歐,建設鐵路、公路、航空、管道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網絡為契機,加快推進綏大高速公路、哈綏電氣化改造、中俄天然氣管道支線工程建設,積極謀劃綏化機場、哈綏快運等重點項目,建設一批貨物運輸、倉儲項目,主動融入全省陸海聯運、跨境聯運交通走廊;推進通關便利化。積極探索海關業務向該市延伸的措施辦法,研究出臺具體政策鼓勵吸引域內企業的進出口實績調回該市。抓住我省申請設立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契機,積極謀劃建設內陸港口、保稅區,讓更多進出口企業享受海關保稅政策,以此來培育壯大外向型企業陣容;加強區域合作。推進『大齊綏』國家級產業合作發展與轉型昇級示范區建設,主動承接國內外產業轉移。全面加強與哈爾濱、大慶的區域合作與交流,在城市功能帶動、吃配產業溢出、實現要素共享等方面實現良性互動,共贏發展。
抓住脫貧攻堅契機,改善民生福祉。2016年,扶貧開發既是政治任務,也是民生工程。該市將以『兩不愁三保障』為目標,今年確保完成100個重點村整村推進、12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的年度任務。將做到『力求精准、統籌兼顧、抓住機遇。』此外,要推進教育、醫療、文化、體育、就業等基礎民生建設,發展社會公益事業,提高公共服務水平。落實精細化治理要求,推進社會治理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