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大年初三,黑龍江綏化市青岡縣青岡鎮新民村的食用菌產業園區裡,工人們已經開始忙碌。『現在沒人樂意在家裡貓冬喝酒打牌,三六九,往外走,大伙都忙起來了!』村黨支部書記耿立彬說。
精准扶貧,選擇致富項目是關鍵。『新民村的9800畝耕地中,70%是窪澇地或鹽鹼地,種植業做不出什麼大文章。』耿立彬告訴記者。在黑龍江省審計廳的幫助下,新民村最終確定把土壤環境要求低、勞動力需求量大的食用菌產業作為突破口,先後建成菌種培育車間一座、養菌溫室10棟、食用菌生產大棚100棟。為了及時將菌種移栽到大棚,新民村變冬閑為冬忙,做好了水電安裝、設備調試等前期工作。『按照目前園區的生產規模,預計可年產食用菌1200噸,純收益可達220萬元。』耿立彬說,『找准致富門路,拔窮根指日可待!』
在菌種培育車間,記者見到了新民村從河北請來的技術顧問李樹財,這位有近40年菇類栽培經驗的專家說:『村裡發展食用菌產業的熱情很高,來參觀和培訓的農民一批又一批。我已經連續工作3個多月,這個年也是跟鄉親們一起過的!』
『我們將在整個食用菌產業園區實行集中管理、分散經營的辦法,為生產大棚承包人統一提供菌種、統一進行技術指導、統一進行銷售。』耿立彬說,村裡還通過減免租金、分期繳納菌種費用等優惠措施,扶持貧困戶承包大棚。據估算,目前承包出的70多座大棚,有一半以上包給了貧困戶。
說話間,新民村貧困戶劉佔軍來到了園區,他已與村裡初步達成了承包大棚的意向。『村裡這麼支持我,還有啥說的。年夜飯上我滿了一杯酒,新的一年,我要爭口氣、好好乾,爭取徹底甩掉窮帽子。』劉佔軍信心滿滿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