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生活資訊  >  天氣出行
搜 索
清明祭掃迎來首個小高峰 雙休日三萬冰城市民掃墓
2016-03-20 19:12:32 來源:東北網  作者:孫英鑫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20日訊 (記者 孫英鑫)  本周末臨近清明節,哈爾濱市各大殯儀館和墓區迎來了祭掃小高峰。截止到20日15時,共接待祭掃市民30400餘人,與去年同期相比祭掃人數減少15%。據了解,未來一周天氣晴好且逐步昇溫,十分適宜外出祭掃,殯葬管理部門建議市民錯峰祭掃,盡量避開26、27日雙休日這個祭掃最高峰。

  20日早上6點多,哈平路殯儀館的祭掃人流、車流就逐漸多了起來。到了早上8點,館區內的停車場就已經有四百多臺車先後停放。“基本上七八點鍾人就已經很多了。”館長單路告訴記者,由於之前已經預計到了會有爆發式的祭掃人流,所以他們早就做好了准備。“總的來說人流、車流不是很多,比往年有所減少,雖然忙碌但很有序。”他說。

  記者在采訪中注意到,陋習雖難改,但新風不可逆。冰雪初融,零星的綠意掩蓋不住春的氣息,在皇山公墓墓區內,少許掃墓市民在墓碑處莊重地擺放了代表思念的鮮花,或是給墓碑綁上絹花,燒紙的人確實少了許多。近年來,隨著綠色殯葬改革的推動,越來越多的人已經開始接受鮮花祭祀。為此,館區和墓區內也新增設了鮮花售賣點,鼓勵祭掃人以鮮花寄哀思,也方便顧不上准備鮮花的祭掃市民。

  在向陽山革命公墓,當日的祭掃人數達到3700多人。據主任劉新明分析,距離清明小長假還有兩周多,周日雖然昇溫,但祭掃市民不多。預計清明人流嚴重“擠壓”在即將到來的下個雙休日。按往年經驗,清明前3月26日、3月27日兩天周末時間將成祭掃最高峰。

  記者手記:這個清明不燒紙 文明祭掃可好?

  清明節祭奠祖先、追思故人,傳統需要繼承,更需要探究節日的本真。清明節是萬物復蘇的季節,為了表達對先人的敬畏,後人要在這一天去掃墓,掃除墓地的灰塵、雜草。清明節又稱寒食節,起初受到寒食禁火的影響,紙錢是不焚燒的,而是掛在墓地的小樹上、竹竿上,或用石塊壓在墳墓邊。後來,一般不再講究禁火,就把紙錢燒掉。不燒紙錢纔是對傳統最好的繼承。

  一種習俗的形成需要經過若乾年的積累,改變一種習俗同樣需要時間的沈淀。在文明祭掃的道路上,不可能采用法律法規來強制人們不燒紙,必須從人們內心種下改變的種子,纔能從行動上慢慢放棄燒紙。文明祭掃關乎每一個人,不能抱著“燒自己的紙讓別人獻花去吧”的心態。今年燒十刀,明年五刀,後年兩刀……一年少一點,做起來並不難。當我們被霧霾包圍的時候,總是羡慕國外的天空多麼清澈,那麼,在祭奠先人的時候,也不妨與國際接軌,獻一束鮮花清淨地表達最真摯的哀思。

責任編輯:張微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