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快發展現代農業方面
1、深入推進“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的建議。
2、切實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和農民增收的建議。
3、全力做好合作社由生產主體向全方位經營主體轉變的建議。
4、推動農業在“賣得好”“種得更好”方面實現突破,使更多農產品達到綠色、有機標准的建議。
5、大力推動農民創業的建議。
6、大力發展食品加工業的建議。
7、通過重組和品牌合作,大力推動糧食深加工和營銷的建議。
8、加快農村電商發展的建議。
9、持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的建議。
10、完善涉農金融產品和服務的建議。
11、推進承包土地經營權、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以及活畜、牧場建築物等抵押貸款試點的建議。
12、加快農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革、組建農村商業銀行的建議。
13、大力發展林下養殖、種植及市場營銷的建議。
二、工業結構調整方面
14、探索林業資源資產證券化和碳匯交易有效路徑的建議。
15、向我省基礎工業產品和上游工業產品延伸要增量的建議。
16、落實與中石油各項擴能合作項目的建議。
17、推動資源型城市依托現有產業鏈延伸、培育接續產業的建議。
18、做好產業項目前期對接的建議。
19、努力推進中小型燃氣輪機、蟒式全地形車形成生產能力的建議。
20、哈石化實現擴能增產目標的建議。
21、加快大飛機拆解基地項目建設的建議。
22、繼續大力推動“千戶科技型企業三年行動計劃”的建議。
23、大力促進機器人、復合材料、石墨產業快速發展的建議。
24、推進地質勘探三年專項行動的建議。
25、打造石墨新材料產業基地、改造提昇煤化工產業以及建設10萬噸銅冶煉項目和銅、高嶺土等產業園的建議。
26、依托北藥資源,加快發展生物醫藥產業的建議。
27、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建議。
28、加快廠辦大集體改革的建議。
29、推進省屬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的建議。
30、結合省情化解有關領域產能過剩,淘汰“僵屍企業”的建議。
31、推動農墾、森工、國有林場改革的建議。
32、持續打好龍煤改革生存攻堅戰的建議。
三、推進服務業快速發展方面
33、打好夏季生態避暑、冬季冰雪旅游王牌、培育冰雪體育產業的建議。
34、努力打造專業和非專業結合的世界級滑雪旅游度假目的地的建議。
35、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投資養老健康產業的建議。
36、加強養老產業人纔培養的建議。
37、辦好“哈爾濱之夏”,營造濃厚的旅游文化時尚氛圍的建議。
38、推進候鳥式養老、養生度假、健康養老等養老服務業發展的建議。
39、繼續實施“寬帶龍江”戰略,打造全光纖網絡城市的建議。
40、加快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大慶華為、哈爾濱國裕、雲谷名氣通等大數據中心建設的建議。
41、發展天使投資、風險投資、產業投資基金,探索投貸聯動機制的建議。
42、強化企業金融意識,借助國家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的建議。
43、加大對中小微企業、大學生創業擔保支持力度的建議。
44、推動省廣電網絡公司全網雙向化改造及視頻雲中心建設,加快上市步伐的建議。
45、進一步加快大型批發市場、農資配送中心、郵政快遞集散分撥中心、冷鏈物流和哈爾濱航空物流中心等流通體系建設的建議。
46、推進全省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和縣級農貿市場項目建設的建議。
四、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和資源配置市場化改革方面
47、進一步做好政府系統非辦公類資產清理,將其配置到創造財富的生產部門的建議。
48、嚴控政府支出,嚴格財政、審計監管,依法加強稅收征管的建議。
49、進一步推動政府改革、降低企業成本的建議。
50、繼續清理和規范中介、協會、事業單位等具有實質性審批權的建議。
51、推進中介機構、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的建議。
52、健全和完善不動產統一登記工作的建議。
53、構建以信用監管為核心的事中事後監管機制的建議。
54、將醫療、教育、公共網絡、公共交通、城市基礎設施等經營性公共資源,采取市場化招標等方式進行公開配置的建議。
55、推動已納入國家有關部門PPP項目庫的項目盡快實施的建議。
56、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的建議。
五、全方位對外開放方面
57、推動與美、日、韓、澳等國家經貿合作的建議。
58、促進“中蒙俄經濟走廊”黑龍江陸海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與發展的建議。
59、加強對俄開展科技、教育、文化等領域全方位交流合作的建議。
60、推動中俄基礎設施建設互聯互通的建議。
61、加大對俄投資合作帶動貿易發展的建議。
六、推動全民創業創新方面
62、發展物聯網技術和應用的建議。
63、大力推動高校、科研院所與產業界協同創新的建議。
64、努力為大學生提供創新創業平臺的建議。
65、推動國企利用閑置廠房、車間、設備、技術、人力資源等生產要素與社會資本合作的建議。
66、完善“互聯網+”應用平臺,加快公共數據資源開放共享的建議。
67、加快在“互聯網+”醫療、教育、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務領域取得新突破的建議。
68、推動“互聯網+”與制造業、金融業、傳統商業、農業、物流業加快融合的建議。
七、繼續加大基礎設施和新型城鎮化建設方面
69、大力推動縣域經濟發展,堅持產業強縣、特色興縣的建議。
70、加快重點鐵路、公路、機場和哈爾濱地鐵以及城市供水等重大工程建設的建議。
71、加強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工作的建議。
72、加快實施三江乾流治理、灌區水庫等重點水利工程建設的建議。
73、抓好啟動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與管理的建議。
74、推動執法體制改革和試點工作的建議。
八、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
75、加快推進水、土壤污染防治的建議。
76、通過產業、創業、教育、醫療等措施推動精准扶貧的建議。
77、擴大貧困地區水、電、路、網絡等基礎設施覆蓋面的建議。
78、持續推動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的建議。
79、解決困難群體就業問題,推動煤城、林區等職工主動向我省有競爭優勢的產業領域拓展就業空間的建議。
80、不斷健全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的建議。
81、加快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建議。
82、繼續深入開展“健康龍江”行動的建議。
83、擴大市級公立醫院改革試點范圍,完善縣級公立醫院改革,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加強集中招標采購的建議。
84、鼓勵社會資本興辦各類醫療、檢驗機構,推動大醫院與社區醫療機構形成醫療集團,有效推進分級診療試點工作的建議。
85、確保完成低質燃煤鍋爐改造、淘汰小鍋爐和黃標車及老舊機動車等任務,推進秸稈綜合利用,減少霧霾的建議。
86、做好信訪和社會矛盾調解、疏導工作的建議。
87、加強氣象災害監測預警的建議。
88、深入實施廣播電視無線數字工程,推動三網融合的建議。
89、向農村提供更多適合需要的文化產品和服務的建議。
90、提高文化遺產依法保護利用水平的建議。
91、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鞏固冰雪體育強省地位,提高競技體育水平的建議。
92、健全城市應急體系,建立專業化救災救援隊伍,提昇應對突發事件能力的建議。
93、深入推進“平安黑龍江”建設的建議。
94、構建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的建議。
95、實施以促進綠色食品產業發展為核心的食品安全戰略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