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深化國企改革激發內生動力 訪省國資委主任韓冬炎
2016-03-29 08:44:46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桑蕾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3月29日訊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尤其是有關國企改革的殷切期望令我省國資系統廣大乾部群眾深受鼓舞。“國企要深化改革,要‘借東風’,激發內生動力,在競爭中增強實力”、“沒有現存的‘金娃娃’擺在那裡”這些熱詞熱句正在我省國資系統裡產生熱議。黑龍江作為老工業基地,國有經濟比重較大,歷史遺留問題較多,改革任務更為繁重。在新形勢下,如何借助東風,激發動力,增強實力,記者專訪了省國資委主任韓冬炎。

  韓冬炎說,國企改革的“東風”,不是政策的扶持,也不是政府送上的“金娃娃”,而應是對市場需求的積極回應,對商海競爭的積極適應。市場的“東風”,體現在“倒逼”二字上。市場化不僅意味著企業要向市場需求瞄准、聚焦,提昇產品與服務質量,更要盯住市場主體的標杆,重塑自身的治理結構、決策機制、激勵方式,努力克服種種大企業病、機關行政化病,更重要的是制度與觀念的創新,文化與理念的再造。

  2015年,我省拉開了新一輪國企改革的大幕,相繼出臺了多個辦法與措施,涉及國企改革、國企負責人薪酬、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工作流程等范疇。“國企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韓冬炎說,2016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也是全面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關鍵之年。我省國資系統要積極貫徹落實習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深化黑龍江省國有企業改革,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的“在激活國有經濟存量上發力。盯住重點企業,堅持一企一策,該重組的重組、該兼並的兼並、該退出的退出,把央企存量、地方國企存量和墾區林區存量激活”等目標,結合實際情況,重點在三方面狠下功夫。

  一是圍繞供給側改革在推進結構調整上下功夫。

  我省國有企業要借助中國制造2025戰略機遇,適應高端市場需求,在供給側發力,支持和鼓勵企業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向資源深加工要發展,向優勢產業昇級要發展,向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要發展,向引進外來投資者要發展。促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傳統產業有效融合。推動政產學研用合作,深入開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全省各級國有企業都要努力提昇產品品質。食品、輕工、建築等行業要積極嘗試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要努力提昇制造業水平,軸承、工量具、數控機床等生產企業要積極參與“中國制造2025”,積極實施重大技術改造,提高自主設計、集成制造能力。按照“三個一批”的要求,用好國家政策,加快化解過剩產能和淘汰落後產能,深入推進重組整合和僵屍企業清理清退。

  二是圍繞破解體制障礙在增強競爭力上下功夫。

  借助國家實施東北振興戰略的機遇,在落實董事會職權試點,市場化選聘經營管理者試點,推行職業經理人制度試點,企業薪酬分配差異化改革試點,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中央企業兼並重組試點,部分重要領域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混合所有制企業員工持股試點,國有企業信息公開工作試點,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試點等國家推進十個方面改革試點要求,落實企業功能界定及分類指導意見。對我省企業細化分類,因企施策,有針對性地選擇若乾企業進行試點,放權減負,優化配置,強身健體,激發企業內生動力,增強企業發展活力。

  三是圍繞監管職能改變在提質增效上下功夫。

  今明兩年,要以改革促發展,堅決打好國有企業提質增效攻堅戰,不斷提高國有企業的競爭力和活力。調整精簡優化國資監管職能,加快建立國有資本運營機構,由管資產向管資本為主轉變,推進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今年省直黨政機關、事業單位所屬的國有企業,除金融、文化等領域外,對於適宜整合重組的國有資產,要全部納入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體系,確保國有資產在不流失的基礎上實現保值增值。

責任編輯:王輝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