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手機支付『走入』鄉村百姓家
2016-03-29 08:47:42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王曉東 郭世東 李播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3月29日訊 “自從手機支付開通後,辦理業務就剩動動手指這麼簡單了!”提起手機支付的快捷方便,寧安市繁榮村村民趙樹文深有體會。他說,去年遠在外地工作的兒子急需5萬元錢交房子首付,他使用手機支付,幾分鍾就將錢匯給了兒子,再也不用往返30多公裡去渤海鎮的銀行,不僅節省了費用,還節約了時間。如今,不光匯款,就連電費、水費等生活繳費,他也都用手機交了。

  人民銀行哈爾濱中心支行支付結算處有關負責人認為,手機支付在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帶動金融創新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明顯的作用,正深刻改變著龍江百姓的日常支付方式。

  創新理念手機支付“飛進”鄉村

  作為我國首個發展普惠金融的國家級戰略規劃,今年1月15日國務院印發的《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規劃》提出,要推進農村支付環境建設。而我省在手機支付領域推動普惠金融發展方面先行先試,

  2015年人民銀行哈爾濱中心支行印發《全面推進深化黑龍江省農村支付服務建設工作方案》,明確支持和鼓勵涉農金融機構、銀行卡清算機構、支付機構在農村地區推廣手機支付業務,大幅提昇農村地區支付結算服務能力,顯著改善我省農村支付環境,有序推動農村地區普惠金融發展。手機支付推廣相關各方不斷完善手機支付功能,尤其是針對三農類支付服務功能。

  截至目前,我省縣及縣以下農村地區手機支付客戶數達368.39萬戶,全年共辦理轉賬匯款業務1198.79萬筆、金額495.41億元,手機支付已經覆蓋我省64個縣(市),並且深入鄉村百姓家。

  手機支付滿足農村金融服務需求

  為有效推動農村地區普惠金融發展,人民銀行哈爾濱中心支行以加快推進手機支付受理環境建設為突破口,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銀行卡清算機構、支付機構開發新型手機支付產品。2015年,我省加快推進非接受理終端改造,尤其是加大縣域終端機具改造力度,盡快實現農村地區近場支付業務的推廣應用,力爭在農村地區營造較好的近場支付受理環境。

  哈爾濱銀行針對農村地區居民研發“農金手機銀行”等適合農村居民使用的支付類產品,“農金手機銀行”包括貸款申請、貸款還款、轉賬匯款、手機繳費、餘額查詢、定活互轉、交易查詢、收款人管理、公共繳費等多項功能,還具備查詢農民周圍銀行卡助農取款服務點的地址信息,為農村地區居民提供全方位、多渠道的金融服務功能,進一步滿足農村地區居民日益增長的金融服務需求。自2015年5月哈爾濱銀行“農金手機銀行”上線以來,農村地區用戶已達將近3.2萬戶。

  據了解,手機支付等新興支付方式在我省農村地區的快速發展,已經徹底轉變了我省廣大農村地區原有支付服務設施落後、支付產品單一、支付手段陳舊的局面,手機支付已經成為農村支付環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充分發揮著其在金融領域引領城鄉協調發展的重要作用。

  多方聯動為安全添加砝碼

  隨著手機支付的快速發展,手機支付風險已成為人民銀行、公安部門、金融機構關注的首要問題。目前手機支付風險主要來源於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手機支付用戶不良的使用習慣,例如:隨意下載不明手機APP、蹭網等,造成手機銀行賬戶、密碼等信息的泄漏;另一方面是網絡安全環境有待進一步加強,例如:虛假的網絡鏈接、手機支付病毒的迅速增加等。

  手機支付有風險案件時有發生,我省人民銀行、公安部門、金融機構已啟動三方聯動機制,加強風險管理。人民銀行哈爾濱中心支行加強了手機支付業務監測,實施信息統計分析制度,風險案件報告制度,業務通報制度。公安部門不斷掌握手機支付犯罪的手段、趨勢等情況,提高預防和打擊手機支付犯罪的整體作戰能力。金融機構不斷提昇手機支付終端的安全等級,加強內部和外部風險防范能力建設,提高手機銀行系統的風險防御能力,防止手機支付欺詐案件的發生,維護客戶的合法權益。

  人民銀行哈爾濱中心支行支付結算處有關負責人認為,手機支付業務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金融業務,涉及金融產品、服務、技術、團隊建設、制度建設等要素的協同運作。要減少手機支付的風險,要加快手機支付產品的創新,在智能手機客戶端和手機支付領域加大研發投入。還要加深行業間合作,探索與互聯網公司、移動運營商和第三方支付組織合作,促進手機支付產業鏈的融合和交叉滲透,參與打造完整的支付體系,充分滿足不同客戶、商戶在交易支付、安全性、傳輸速度等方面的個性化要求。消費者也要提高自我保護意識,降低手機支付風險。

責任編輯:王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