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科教
搜 索
哈工程85後博士王天創建機器人公司 研發十代水下機器人一年盈利超百萬
2016-03-29 11:31:12 來源:生活報  作者:張潔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生活報3月29日訊 對王天這個哈工程畢業的85後博士來說,創業並不陌生。從賣橡皮,到團購,再到水下機器人,他一直走在創業路上,不斷探索嘗試,哪怕經歷無數失敗,也從未想過放棄。如今,王天已經建立起屬於自己的機器人公司——上海航士海洋科技有限公司,這是全國屈指可數的商業化水下機器人公司之一,市場也在不斷打開。回憶起多年走過的創業道路,王天的第一次觸電創業、第一次創業第一次盈利,太多的第一次歷歷在目……

  小學就開始倒賣橡皮大學嘗試多個創業項目

  身為“白羊男”的王天,從小就有一顆躁動的心。小學二年級時,注意到家附近一家小賣店出售一種飛機形橡皮,一袋10種機型,他就靈機一動搞起了倒買倒賣的小生意,加價率200%且銷量還不錯,他還會利用不同機型,很有策略地分時段推出新品。

  考入哈工程大學後,王天參加了很多創業比賽,又當選了研究生會主席,這給了他積累創業經驗和團隊經驗的機會。他首先嘗試做起了團購網,但當時哈爾濱團購的土壤還不成熟,做了一年就停了。此後,王天和他的團隊又做起了智能站牌,經不斷推廣,在大慶找到了機會。“當時工期很緊張,只有一個月,我們咬牙扛下來了。”王天回憶說,他們在大慶安裝了100個智能站牌,讓等車的人可以知道下一輛車什麼時候來,算得上是一次成功的創業。

  後來,王天又嘗試了智能水務、虛擬手術訓練系統、互聯網+飲水機等多個創業項目,不斷總結經驗,了解社會法則和商業思路。

  十年研發十代機器人可為客戶訂制服務

  2012年,王天創建了自己的公司,他決心從自己擅長的地方著手,加之從小喜歡機器人,因此決定回到自己的老本行——機器人和智能系統行業,立志實現水下機器人的商業化。

  “水下機器人可以說是很有哈工程院校特色的項目,研究者也很多,但想到把水下機器人做成商業化用途的,我還是第一個。”王天告訴記者,十年前,他出於興趣使然,和幾個大學同學一起用幾個月時間研發出了第一個水下機器人。那只是一個小小的球體機器人,能按規定航線行駛,能拍攝水下圖片。如今,王天研發的水下機器人已經更新換代十代以上,可以實現在寬闊水域或狹小水域作業,每一代機器人的研發過程多則一年少則2個月。“我們的客戶主要來自南方,如深圳、上海、廣東等地,可以根據客戶需求進行私人訂制,讓機器人適應不同水域,進行各種檢測、救援服務。”

  去年,王天的水下機器人在創業家傳媒黑馬大賽——中國規模最大的創新型成長企業投融資選拔大賽中,獲得了海洋經濟類項目的冠軍,這讓王天的機器人獲得了業內更多的認可,也讓他的市場不斷擴大。

  機器人水下深潛100米30天檢測千米隧道

  涵洞檢測機器人,是王天的得意產品之一,可以潛深100米,自帶電源工作4小時,在水下進行拍照、錄像等。我國油汽行業的水封隧道大多是2005年之前建成的,有很多微小的問題,如漏水點、防腐結構失效等。曾有一次,廣東一家天然氣公司找到了王天,希望進行水封涵洞檢測。這家公司的水封隧道總長達1480米,隧洞直徑3.08米。王天的機器人進入隧洞後進行視頻檢查,以錄像的方式保存,重點檢測區域則采用增加拍照的方式,以供客戶分析使用。整個檢查過程共用了30天,檢查後發現,管卡已經有明顯鼓泡,且外表腐蝕嚴重,需要及時進行維修。客戶對這次的檢測結果非常滿意。

  正是這樣一次又一次精准高效的檢測服務,讓王天的水下機器人在行業內迅速聲名鵲起,訂單也越來越多。如今,王天的機器人公司已經初具規模,除提供水下救援、水下油氣勘測等服務外,還銷售水下機器人,他每年能接到數百萬元的服務合同,年盈利已達百萬元以上。

  創客檔案>>

  王天:1985年生於哈爾濱,2013年畢業於哈爾濱工程大學,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專業博士。

  創客宣言:“當你實實在在地開始落實你的創業想法,你就已經成功了。”

  創客·對話導師

  創業者:王天

  創業導師:哈爾濱大學生創業大賽負責人秦光齊

  王天:從小嘗試過很多次創業,雖然多以失敗告終,但這些經歷會對我有所幫助嗎?

  導師:無論之前結果如何,多次探索都是一種鍛煉,對以後成功有助推作用,在這些嘗試中可以不斷積累人脈、專業知識和對市場的認識。

  王天:商業化水下機器人公司在全國也是較為稀少的,將來需要注意些什麼問題呢?

  導師:目前各行各業對水下機器人的市場需求還是很大的,但應該讓自己的產品在與國外同類產品的競爭中,具有性能或價格上的優勢,纔能佔領市場。這就需要不斷更新換代,探索使用新材料和新技術。同時,水下機器人產品技術含量較高,公司對客戶的售後服務和使用指導非常重要,這是機器人銷量的重要保障。

責任編輯:王輝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