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全省十大優秀新聞報道活動獲獎作品簡介
2016-03-31 14:33:14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一、全省十大優秀新聞報道活動獲獎作品

  1“怎樣看待新常態下的黑龍江”系列報道活動。獲獎單位:黑龍江日報、黑龍江廣播電視臺

  簡介:一段時間以來,東北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增大,面對境內外個別學者和媒體的“質疑”乃至“唱衰”,2015年9月中旬,按照省委宣傳部統一部署,由黑龍江日報評論員撰寫的評論《唱衰東北可以休矣》,率先在《環球時報》發表,引發輿論的普遍關注。此後,由《黑龍江日報》、黑龍江廣播電視臺分別推出系列報道和評論,其中大型電視海采專欄——《我眼中的黑龍江》,通過大眾交流的形式,促進了情感認同,放大了傳播效果。此次報道活動全景式呈現了黑龍江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面對經濟下行壓力,解放思想、堅定信心、主動作為的新形象、新亮點。短時間內形成輿論強勢,對於廣大乾部群眾認清形勢、明辨是非、振奮精神、凝聚力量發揮了重要作用。

  2、“龍江絲路帶起舞正當時”系列報道活動。獲獎單位:黑龍江日報、黑龍江廣播電視臺、東北網

  簡介:“中蒙俄經濟走廊”黑龍江陸海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是龍江社會經濟發展進程中的一項重大戰略舉措,也是我省廣大新聞媒體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要宣傳內容。從2015年4月份開始,按照省委宣傳部主題宣傳報道活動安排,《黑龍江日報》推出《中國“一帶一路”中的黑龍江陸海絲綢之路經濟帶》特別報道,黑龍江廣播電視臺推出《龍江絲路帶起舞正當時》系列報道,東北網推出《探尋黑龍江絲路帶——1號行動綏滿鐵路1480紀行》系列報道。各媒體從不同角度切入,加強內容設計,創新話語表達,彰顯了我省主流媒體開展重大主題報道的組織策劃力、貫徹執行力,為黑龍江陸海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提供了重要的輿論助力。

  3、“回眸十二五·展望十三五”系列報道活動。獲獎單位:黑龍江日報、黑龍江廣播電視臺

  簡介:為充分展現“十二五”期間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重大成就,按照省委宣傳部的安排部署,2015年11月末開始,《黑龍江日報》在一版策劃了《圖說“十二五”》專欄,截至12月末,相繼刊發30多期,直觀呈現了龍江發展的深刻變化。黑龍江廣播電視臺在《新聞聯播》節目中推出《我的這五年》專欄,集納普通人的發展故事,展示龍江奮進的鏗鏘步伐。兩家媒體的報道均從獨特角度展現大背景,用小切口反映大主題,靈活運用圖片和視頻素材,折射我省“十二五”期間各重點領域的成就變化,為深入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和省委十一屆六次全會精神,推動我省“十三五”規劃的順利開局營造了良好的輿論環境。

  4、“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系列報道活動。獲獎單位:黑龍江日報、黑龍江廣播電視臺、大興安嶺日報社

  簡介:201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按照中宣部和省委宣傳部的部署,全省各級各類媒體精心策劃,各類紀念報道精彩頻現。從6月份起,《黑龍江日報》以23期共26個整版,濃墨重彩地推出《站在抗聯的大地上》系列報道。黑龍江廣播電視臺集合龍廣多個頻率資源,組織開展了“重走抗聯路·共鑄民族魂”大型公益徒步報道活動。《新聞夜航》拍攝組成員行程近一萬公裡,采訪30多名抗戰老兵,先後推出《石碑上的記憶》特別報道59期。《大興安嶺日報》傾情聚焦活躍在大興安嶺上的抗日隊伍,推出“抗聯三支隊在大興安嶺”報道23期。省直和市地各主要媒體以高度的歷史責任感,通過大手筆、大制作,給力還原了那段艱苦卓絕的抗戰史,極大地激勵了全省人民的愛國熱情。

  5、“回家的路”愛心手環公益活動。獲獎單位:黑龍江廣播電視臺

  簡介:2015年9月至12月,黑龍江廣播電視臺深挖社會上頻頻發生的“老人走失”事件,發起了“回家的路”愛心手環公益活動,提出防走失定位“愛心手環”的產品訂制方案,並呼吁社會力量積極投入這場公益活動。該臺各頻率、頻道聯動開展宣傳報道,深入全國23個重點城市舉辦愛心推廣活動40場,使15000餘只“愛心手環”發放到需要的人手裡。這次公益活動,立足於解決群眾難題,不斷增進全社會養老、敬老、愛老的共識,將社會關注、群眾期盼、媒體擔當較好地結合在一起,精彩地詮釋了黑龍江廣播電視臺“愛心、責任、服務、助力”的媒體定位。

  6、2015“中國龍歡樂頌”春節七天大型直播報道活動。獲獎單位:黑龍江廣播電視臺

  簡介:2015年2月18日(除夕)至24日,黑龍江廣播電視臺推出“中國龍歡樂頌”春節七天大型直播報道,直播時間達150小時,每天參與直播人員都超過300人,開創省級衛視長假節目直播的先河。直播報道通過電視新聞、現場直播、廣播新聞等六種節目樣態呈現,推出六個直播節目板塊,受到觀眾的普遍歡迎。其中,“羊年瑞雪龍江暖”直擊暴風雪行動,以及“救助小垚森”事件均在這次直播節目中予以呈現。據統計,全球網民通過互聯網收看累計達到2500多萬人次。營造了歡樂喜慶、平安祥和的春節氛圍,展示了大美、大愛的龍江面貌,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7、“行進中國·精彩故事”全國百家晚報老總走進生態鶴城主題采訪活動。獲獎單位:鶴城晚報

  簡介:2015年7月,齊齊哈爾日報報業集團鶴城晚報組織全國百家晚報總編輯、名編輯、名記者100餘人,啟動了“走進生態鶴城”大型主題采訪活動。這次活動圍繞生態文明建設這一主題,行程1200多公裡,深入自然保護區、生態示范園和綠色食品企業等。通過集中采訪報道,全國各級各類媒體推出專版40餘塊,刊發重點稿件300餘篇,通過互聯網廣泛轉載,新聞亮點層出不窮,探討話題不斷。如此大規模集中宣傳一個城市的生態建設成果在全國晚報類媒體尚屬首次,成功地將地域性成就宣傳報道擴展至全國,從而產生了更為深遠的社會影響。

  8、《愛心眾籌匯集暖流》系列報道活動。獲獎單位:哈爾濱日報報業集團

  簡介:2015年6月,哈爾濱日報策劃推出了“愛心眾籌匯集暖流”的報道活動,報道了一些雖面臨困境卻不放棄、堅持依靠自己努力支橕生活、改變困境的個體,號召社會各界的熱心人奉獻自己的微薄之力,解他人燃眉之急,用飽含正能量的報道,引領冰城人的道德追求和價值選擇。其中《媽媽的烤生蠔小攤橕起腦癱三胞胎的希望》及相關報道,引發冰城各界人士的愛心關注,為三胞胎籌集善款近30萬元,愛心醫院也為三胞胎提供免費治療。這組系列報道貼近讀者、溫暖讀者、為困難群眾解難題,積極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展現了熱忱善良、守望相助、彼此溫暖的“哈爾濱風尚”。

  9、《2015世界斯諾克國錦賽》系列報道。獲獎單位:大慶日報社

  簡介:2015年,世界斯諾克國錦賽落戶大慶,大慶日報社打開視野、開闊思路,把賽事放在發展體育產業,放在該市謀求城市轉型發展的坐標下進行考量,從2015年10月15日至11月11日,有節奏地推出了《高光點:大慶經營城市新模式》《新標簽:大慶城市文化再添元素》等4篇“從斯諾克國錦賽看開去”系列報道,刊發了《賽事經濟的成功開端》《國錦賽給大慶留下了什麼》等系列評論,對賽事給大慶帶來的正面影響,以及我們與其他國家及城市在體育產業領域存在的差距進行了深入反思,也為有關部門決策提供了有益借鑒。

  10、“全國重點網絡媒體看龍江”系列報道活動。獲獎單位:東北網

  簡介:此次主題宣傳報道活動於2015年6月11日正式啟動,以“走龍江絲路向北看發展”為主題,共邀請了新華網、人民網、百度、網易等42家中央和地方重點網絡媒體、知名商業網站的記者編輯60餘人參與聯動報道。集中關注林區轉型、生態建設、龍江旅游、對俄經貿、對俄電商以及大項目建設等領域,共在網絡媒體開設網絡專題39個,刊發原創新聞稿件280餘篇,圖片130餘幅。通過系列報道,大力宣傳了我省積極探索加快經濟轉型發展的新思路、新途徑和新載體,充分展示了黑龍江省全力推進“龍江絲路帶”建設的堅強決心和有力舉措。

  二、特別作品獎獲獎作品

  1、“十論”《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上來》。獲獎單位:黑龍江日報社

  簡介:2015年7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長春召開部分省區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座談會,就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和“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等發表重要講話。按照省委宣傳部的部署,《黑龍江日報》在東北三省率先推出十篇系列評論員文章,全面、准確、系統地傳達了總書記講話精神,“十論”站位高、立意深、內容實,觀點鮮明、筆觸生動,契合省委的戰略思路,符合龍江發展實際,具有鮮明的思想性、可讀性和號召力,體現了省級黨報的評論水平和輿論引導力,對深入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推動龍江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發揮了重要的引領作用。

  2、組合報道:《一位博導的來信》+新聞述評《龍江發展的力量是誰也擋不住的》+評論員文章《怎樣看待新常態下的黑龍江》。獲獎單位:黑龍江日報

  簡介:2015年,形容“東北困局”的所謂“新東北現象”成為社會輿論關注的熱點。為提振信心,回應唱衰、發出主流聲音,按照省委宣傳部主題宣傳報道活動安排,9月14日,《黑龍江日報》在頭版刊發消息《龍江發展的力量是誰也擋不住的》和《一位博導的來信》,並推出系列評論第一篇《怎樣看待新常態下的黑龍江》,以組合報道形式,表達了鮮明的報道主題,給讀者以強大的視覺衝擊力,相關報道和評論擺事實、講道理,客觀分析我省面臨的機遇和擁有的潛力,在社會上引起強烈的共鳴,收到了很好的宣傳效果。

  3評論《唱衰東北可以休矣》。獲獎單位:黑龍江日報

  簡介:2015年9月,針對各種“唱衰東北”的聲音,省委宣傳部組織黑龍江日報評論員以鍾明嘉的署名撰寫了《“唱衰東北”可以休矣》的評論文章,在《環球時報》刊發,評論文章觀點鮮明,事實清楚、邏輯清晰。緊緊圍繞習總書記在東北視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以龍江發展的新思路、新舉措、新亮點為依據,回應“唱衰東北”、“唱衰龍江”的片面觀點。文章見諸報端,國內主要媒體立即進行了轉載,同時通過網絡媒體和手機移動端廣泛轉發擴散,形成廣泛的社會影響,發揮了巨大而有效的輿論導向作用。

  4、系列報道《以雪為令》。獲獎單位:黑龍江廣播電視臺

  簡介:2015年大年初三,省內各地普降大雪到暴雪,黑龍江廣播電視臺交通廣播立即啟動應急報道方案,組織記者深入一線,推出特別直播報道《以雪為令》,通過交管平臺整合各方信息,與多部門進行立體交叉式聯合互動,開展愛心救援。特別節目持續播出70多個小時,及時推送服務微信1700餘條,導播間共接聽聽眾熱線電話3000多個,12580留言近萬條。直播節目不分晝夜,全員參戰,堅持正面引領,把握輿論導向,保證了百姓平安順暢,讓電波充滿溫情、感動和正能量。

  5、“新聞夜航”微信公號《築夢龍江》大型線上線下公益活動。獲獎單位:黑龍江廣播電視臺

  簡介:2015年,黑龍江廣播電視臺都市頻道新媒體策劃推出《築夢龍江》大型線上線下公益活動。通過“新聞夜航”微信公號線上線下一系列活動,為龍江企業和創業個人提供助力支持,搭建服務平臺。微信公號推出“就業信息日報”,3個月共發布四千多個就業崗位。結合龍江優勢,微信公號推出“創業故事展播”,面向全省高校學生征集優秀創業項目方案,並為優秀創業方案提供創業孵化基地,為“全民創業、萬眾創新”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

  6、連續直播報道《候鳥遷徙》。獲獎單位:齊齊哈爾廣播電視臺

  簡介:2015年7月,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與齊齊哈爾電視臺合作策劃直播特別節目《候鳥遷徙》,在央視《新聞直播間》連續一周進行直播,該節目以紮龍濕地生態保護與丹頂鶴的遷徙為主線,展現了丹頂鶴、白鶴、白頭鶴的三條遷徙路線,突出了保護山水林田湖這一生命共同體的主題,為觀眾展開了丹頂鶴在漫漫遷徙路途中,頭頂風霜雨雪路,腳下山水林田湖的壯美畫卷,也生動闡釋了保護生態環境,保護鳥類、保護生命共同體的重要性。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