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4月11日訊 省質監局創新思維,改革重點產品質量安全傳統監管模式,全面加強事中事後監管,提高風險預警能力,確保重點產品質量安全。
對重點產品實行分類監管。制定重點產品監管目錄。根據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程度、企業產品質量實際情況、企業履行主體責任情況,對企業進行分類,分別以信用監管、責任監管、常態監管和加嚴監管等差別化措施,實施分類監管。積極實施缺陷產品召回和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制度,保護消費者和用戶的合法權益。科學編制、有效實施監督抽查和風險監測計劃,重點對煤炭、車用汽柴油、農資、機械、電線電纜、建材、裝飾裝修材料、兒童用品、食品相關產品、電子商務產品以及消費品等開展監督抽查和風險監測。充分運用“大數據”等信息化手段,搜集整理監督抽查、群眾舉報等信息,對風險源綜合分析,及時發現重大產品質量安全風險。
集中組織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包括以農資產品專項整治為主要內容的“春雷行動”;保證消費品質量安全為主要內容的“利民行動”,重點對建材、家具、汽車及其配件、車用汽柴油、消防產品、一次性生活紙制品等八類產品進行集中整治。各地質監部門統一時間、上下聯動、集中推進,統籌安排,保證取得實效。
加強質監行政執法案件辦理,通過實行指定管轄、跨區域執法、掛牌督辦等方式,嚴格查處貨值金額較大、違法後果嚴重、社會反映強烈的大案要案。對網絡和新聞媒體反映的焦點、熱點問題,及時公開執法信息,保證執法辦案的公開透明度。盡快建立起適應分級管理和綜合執法的權責對等、權威高效的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制。
推動質量安全社會共治,有效發揮全省“12365”舉報處置指揮中心作用,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及時答復解決群眾關切的問題,構建地方政府負總責、企業負主責、監管部門各負其責、行業自律、輿論監督、群眾參與的全社會產品質量監管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