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2日訊 近日,價格暴漲的蒜價、豬肉價淪為了“段子手”們發揮智慧的新陣地:“咖啡配大蒜絕對是新土豪標配”、“今年炒股的不如買豬、炒蒜”、“這幾天如果誰一開口說話,一嘴蒜味絕對是在炫富”……春季冰城市場“蒜你狠”“豬周期”價格連續上揚。
記者走訪哈市零售市場發現,蔬菜價格穩中有降,唯獨大蒜價格持續上漲。據發改部門統計,哈市大蒜平均零售價格,已經從2月末的6.83元,漲到了上周末的8元,價格同比去年翻了一倍。另據4月10日市場監測調查顯示,豬五花肉30.33元/公斤、豬後腿肉29.67元/公斤,與3月30日相比,分別上漲2.8%(約0.826元)、1.2%,豬肉均價10天漲了近1元。


大蒜產地遭災導致冰城蒜價暴漲
國內“豬周期”牽動哈市豬價
作為哈市大蒜供應的主產區阿城,目前地產大蒜剛完成種植階段,要想吃到本地蒜至少得等到7月。而由於去年的地產蒜銷量好,農戶手中沒有存量太多的越冬大蒜,目前市面的大蒜都是外運的。從國內市場看,去年大蒜產量下滑1成,本就不富裕的大蒜存量遇到了節前的寒潮,山東等地的大蒜、大蔥遭災,直接影響了產量。
記者從畜牧部門了解到,從哈市近五年生豬存欄量看,並沒有出現較大波動,2011年哈市存欄量達432.4萬頭,到2013年達到峰值522.8萬頭,2015年小有回落到502.2萬頭。從變化浮動看,哈市滿足自我供給不成問題,並非此輪豬肉漲價的根本原因。
豬肉價格飛漲還是受到國內形勢影響。省肉類協會秘書長唐新宇介紹,從2013年末開始到2015年初,全國經歷了一次長達17個月的賠損期,存欄量持續上漲,豬肉價格持續下滑,導致全國范圍內很多養豬戶退出,加上江蘇、浙江一帶的“死豬事件”也使很多養殖場叫停,能繁母豬從2015年起便開始下滑。據統計,全國2015年母豬存欄量比上年下滑了11.4%,我省整體也下滑了10%。
唐新宇表示,由於外地豬源減少,中間商的“抓豬”半徑自然就擴大了,很多外地的商家都到哈市來抓豬,導致豬源外流,因此也帶高了哈市豬肉價格。
新蒜上市後蒜價或許迎來回落
豬肉短期內仍短缺 價格需觀望
記者走訪發現,雖然絕大多數零售店賣的還是去年的陳蒜,但工程街上一家零售店昨起已開始有新蒜銷售,店主表示,雲南、山東等地的新蒜將陸續上市。記者從壽光園區公布的大蒜價格數據表看到,隨著新蒜頭上市,目前園區大蒜批發價格已出現回落。因運輸周期等因素,價格回落不會迅速顯現,但隨著南方新蒜供應增多,哈市大蒜價格或會回落。
巴彥海龍源養豬場董經理表示,從該豬場情況看,上個月生豬價格8.3元/斤左右,這兩天已經漲到了9.7元/斤,最近外地來收豬的人明顯增多,該豬場基本有兩成的豬都賣給了北京等地的中轉商。
究竟哈市豬肉價格還會漲多久?董經理說,春季是母豬繁育的旺季,這一輪漲價可能在3個月後有所緩解,以該豬場為例,目前每月供應量在1000頭上下,3個月內將達到1600頭上下,可以彌補市場缺口。
唐新宇表示,按全國形勢看,這一輪豬肉價格漲價仍需觀望。就算外地的養豬戶加大養殖量,但一頭能繁育的母豬生長周期需18個月,短期內豬肉市場還會短缺,我省應啟動臨時的豬肉儲備工作,對鮮活和冷凍豬肉市場進行調控,這樣纔能穩定屠宰場等中間商市場。
(整合自生活報、新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