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4月13日訊 他放棄了50萬元底薪加銷售提成的工作,選擇自主創業,目前已擁有國家發明專利30餘項,精研的焊接技術更是贏得了世界五百強法國施耐德電氣公司的認可。在日前舉辦的全省大學生創新創業推進會上,哈爾濱工業大學材料學院2015級博士研究生萬龍講述了他的創業經歷。
技術水平杠杠滴碩士階段就是3個國際期刊審稿人
2011年,還是本科生的萬龍第一次在書上看到了“攪拌摩擦焊”這個詞,得知日本的新乾線、歐洲的歐洲之星等國外高速列車、大飛機都采用了這項技術,而中國纔剛起步。為了減小差距,4年裡萬龍查遍了國內外文獻,反復驗證,設計出了自支橕攪拌摩擦焊新方法等30餘項專利技術,發表SCI論文18篇,獲得國內外專家一致認可,在碩士階段就成為了3個國際期刊的審稿人。
煞費苦心求人纔創業團隊組建“魔爪”伸向同學
2015年,萬龍取得了工學碩士學位,拿到了50萬底薪加銷售提成的工作,並獲得了英國劍橋大學、德國赫姆霍茲研究中心的訪問邀請。但這些他都沒選,而是留在哈工大成為大學生創業者。
公司缺少銷售人員,萬龍說服了在某藥企擔任大區經理的高中同學來助陣,還將搞數字仿真技術的大學同學“收入囊中”……就這樣,一個來自七個不同專業的15人創業團隊組建起來了,其中3名博士、5名碩士。
為了找資金,萬龍說服了《創富志》雜志創始人張信東先生,獲得丁香會創投的認可,拿到了300萬天使投資。
各大獎項拿到手軟已形成2400萬元新一輪意向
經過全體員工的努力,公司團隊利用自支橕攪拌摩擦焊的特有優勢,拿下了上海商飛的預研基金;通過研發實力的硬碰硬,獲得了世界五百強法國施耐德電氣公司中國區總裁的賞識,親自到哈交流,達成合作協議。
目前,該團隊擁有國家發明專利30餘項,獲得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等省級及以上獎勵20餘項。不到1年的時間裡,已完成300萬元營業額,達成了3臺焊機、10餘臺測溫設備和30餘套焊具的銷售協議,並形成了2400萬元的新一輪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