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科教
搜 索
哈爾濱市公布2016年義務教育招生政策
2016-04-15 17:28:05 來源:東北網  作者:欒微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15日訊(記者 欒微)14日,哈爾濱市教育局公布哈市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工作要求和通知。2016年義務教育工作保持總體穩定,堅持六個不變原則,采取集團化辦學等十大措施推進哈市均衡公平義務教育。

  哈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提醒家長,目前哈市學區劃分由區、縣(市)教育局根據適齡學生人數、學校分布、學校規模、交通狀況等因素,按照確保公平和就近入學原則,依街道、路段、門牌號、村組等,劃定新建居住區的入學學區,確定學校。每年教育局都會根據學區內實際情況對學區進行微調,目前很多微信公眾賬號及自媒體發布的學區匯總表不准確,請家長務必以各區縣教育局官方公布的學區劃分為准。

 


 

  六個不變

  1、總體要求和工作原則不變

  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工作要有利於保障適齡兒童少年依法接受義務教育,有利於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有利於實施素質教育。

  2、工作主體不變

  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工作以區、縣(市)為主,實行屬地管理。區、縣(市)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門負責組織本行政區域內義務教育學校開展招生工作。義務教育階段的民辦學校和市屬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工作納入所在區、縣(市)教育行政部門統一管理。

  3、公辦學校招生基本原則不變

  堅持免試就近入學原則;招生辦法與去年基本一致。

  4、民辦校招生基本原則不變

  民辦學校招生堅持免試入學原則,可以自主確定招生的范圍、標准。嚴禁學校以考試或變相考試形式進行招生。

  5、招生計劃與學籍管理相結合的工作要求不變

  區教育行政部門不得為超出招生計劃部分的新生辦理學籍。

  6、規范招生行為的要求不變

  嚴格執行《哈爾濱市教育局關於做好2016年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實行“陽光招生”,堅持程序規范。

  招生工作具體內容

  1、公辦小學就近劃學區招生

  公辦小學招收區、縣(市)教育局劃定的入學學區內和統籌安排的適齡兒童,不得跨學區招生。

  報名手續:適齡兒童及其監護人的戶口、居住情況證明(房產證等)、適齡兒童本人的預防接種證等有關證件。適齡兒童與監護人不在同一戶籍、戶籍與常住地址(房產證等)不符的,由區、縣(市)教育局根據實際情況統籌安排學校就學。各區、縣(市)要根據本地的實際制定統籌的原則和辦法。

  2、公辦中學對口招生

  公辦初中招收所在區、縣(市)教育局指定的對口小學畢業生和統籌安排的小學畢業生。

  3、民辦校網上報名

  民辦學校在規定時間開通網上報名系統接受學生報名,拒收奧數、英語等級考試等各類競賽獲獎證書、等級考試證書,拒收各種特制的學生個人簡歷。

  4、民辦校錄取方式

  民辦學校可以通過面談、電腦隨機派位等方式招生。通過面談招生的,要規范面談程序和方法。面談應結合本校辦學理念與辦學特點,通過活動考察、面談交流等方式,從興趣愛好、行為習慣、學習習慣與能力、團隊合作、實踐能力、身心素質、家庭教育等方面,選擇符合條件的學生。民辦學校面談過程要向教育行政、督導、監察等部門公開,自覺接受監督。

  5、民辦學校的招生程序

  學生接到通知書→到民辦校繳費→憑通知書和繳費收據,到畢業小學校開具《民辦學校錄取確認書》→錄取學校完成錄取確認工作。

  民辦初中學校負責提取學生檔案、接收學生入學、建立學籍。小學校只能為每名被民辦初中學校錄取的畢業生出具一份《民辦學校錄取確認書》。

  6、特長生招生比例控制在5%以內

  要嚴格控制省級以上初中體育、藝術教育基點校特長生招生數量,特長生招生數量不得超過學校新生總數的5%。嚴禁學校以招收體育、藝術特長生為名招收擇校生,嚴禁通過文化課考試招收特長生。

  7、明確公辦校和民辦校招生時間

  民辦小學報名及招生時間為5月12日—8月14日。民辦初中報名時間為5月12—18日,招生時間為5月23日—7月15日。民辦初中新生提檔時間為7月21—25日。公辦小學新生報名招生時間為7月20—22日。公辦初中招生時間為8月4—8日。學校新生分班和抽簽確認班主任及任課教師時間為8月26日。

  8、學生隨機分班教師均衡配置

  小學、初中繼續采用“兩先、一抽、不調”的辦法分班。新生分班要通過電腦隨機方式均衡分班,繼續通過抽簽方式確定班主任和任課教師組合。班級和教師組合一經確定,不得調換。


 

  十大措施推進均衡公平

  1、 及時公開招生信息。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小學校要通過網站公示、張貼招生公告等多種形式及時向家長和社會公開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入學工作信息。

  2、公辦學校堅持免費就近入學,嚴格對熱點學校招生監管。對熱點學校,各區、縣(市)教育局要在招生、分班等重要環節派專人到學校進行現場監督指導。

  3、招生計劃與學籍結合管理,利用信息技術全程規范入學程序。

  4、嚴格學籍管理。任何學校不得收借讀生和無學籍的學生。只有獲得接收外籍學生資格的學校方可接收適齡外籍學生入學。外籍學生入學須符合教育部《中小學接受外國學生管理暫行辦法》的有關規定。

  5、逐步解決學校“大班額”問題。區、縣(市)要通過新建、擴建、改建學校擴大辦學規模等措施,使班額符合國家標准。對教育資源較好學校的“大班額”問題,要通過建立學校聯盟、集團化辦學等措施,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合理分流學生。

  6、推進辦學條件均衡。全面推進標准化學校建設,推進辦學條件均衡,力爭2017年實現全市18個區縣全面通過國家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縣(區)驗收。

  7、推進集團化和聯盟辦學。通過區域內學校文化建設和管理水平的整體提昇、學校間教育教學資源的共享共創、區域內校長和教師的交流、教師共同參與教育教學研討活動,提昇整體教育教學水平等等,在區域內增加優質教育資源、縮小校際差距。

  8、大力推進教育信息化。利用信息化手段,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

  9、加強校長教師培訓,重點向農村學校和薄弱學校傾斜。

  10、將繼續積極推進和完善重點高中配額生招生政策,進一步引導學生按學區就近入學。

 

 

[1]  [2]  [3]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姜繼周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