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用『小菜田』撬動『大產業』——記海林市海林鎮蔬菜村黨委書記竇乃興
2016-04-19 06:46:16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孫佳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4月19日訊 因為責任,他一門心思謀發展,創造了『林海第一村』的驕人業績;因為堅持,他抱定蔬菜致富的強村之路,常年忙碌於田間地頭……他,就是海林市海林鎮蔬菜村黨委書記竇乃興。

  竇乃興是一名土生土長的蔬菜村人,憑著一股子乾勁,他接過父親為之操勞了半生的菜地,用勤勞的雙手和辛勤的汗水,澆灌著自己的『綠色希望』,把菜賣到了牡丹江、寧安等周邊地區,成了當年村裡的第一批『萬元戶』。富了的他,沒有忘記致富路上鄉親們的幫助,他主動聯絡希望通過種菜致富的村民,把自己的經驗毫無保留地教給大家,先後帶動十幾戶村民走上致富路。同時,這也讓竇乃興漸漸走進了全村黨員和鄉親們的心裡。從此,無論是擔任村委會主任,還是成為村黨委書記,他都始終抱定一個信念,將自己全部的熱情和精力投入到帶領鄉親們奔富路上。

  最初,蔬菜村的蔬菜種植難以形成產業規模,單純依靠冷藏和保鮮,無法抵擋南方反季蔬菜的衝擊。心裡牢記著鄉親們的重托,竇乃興決定走出去,去外地取『經』。他跑遍了牡丹江、哈爾濱、山東壽光等蔬菜種植先進地區。這期間,常常是天還沒亮,竇乃興就跑到市場考察寒地蔬菜品種,一大早又出現在農技部門的門口,向農技專家請教種植技術。每個晚上他都在琢磨如何拓寬銷路。兩個多月後,他帶回了3大本厚厚的蔬菜溫室種植技術筆記,6大袋反季節蔬菜品種。

  可是冬季種菜成本大、又沒現成經驗可以借鑒,鄉親們心裡不托底。為打消鄉親們的顧慮,竇乃興將大伙召集在一起,耐心向大家傳授種植技術,挨家挨戶做思想工作。同時,自己帶頭與20多名黨員在自家地裡率先扣棚暖地,采用地膜防寒,夜間生火爐加溫等措施,使冷棚一年兩茬生產提前延後30~40天左右,達到增產增收的效果。看著棚室內油汪汪的蔬菜,大伙心裡樂開了花。

  欣喜過後,又一道難題擺在了竇乃興和全村人面前。由於反季節蔬菜投入大,怎麼定價?銷往哪裡?他思來想去,將目光投向了『一山之隔』的牡丹江。當時冷凍運輸技術尚不成熟,冬天能吃到新鮮蔬菜,在城裡聽來都是件新鮮事,鮮菜剛一上市,就被一搶而空,打破了東北冬天白菜、土豆、洋蔥『老三樣』的傳統飲食習慣。

  嘗到甜頭的竇乃興沒有就此停步,經過多年細致耕耘,他帶領鄉親們建設蔬菜交易市場和蔬菜專營店,銷售網絡逐步擴大,如今,蔬菜村的果蔬已遠銷至上海、北京、廣州等一線城市,出口到韓國、日本、俄羅斯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年出口外銷4000多萬公斤,創收1.6億餘元。

責任編輯:張微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