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4月24日訊 習總書記在3月7日參加我省代表團審議時強調,黑龍江有自己的優勢,也有自己的短板,關鍵要揚長避短、揚長克短、揚長補短。省工信委主任聶雲凌表示,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必須認真落實省委把工業發展擺在更加突出位置的決策部署,抓重點、攻難點,圍繞黑龍江的自然資源、發展基礎、後發競爭“三大優勢”和結構性、資源性、體制性“三大短板”,打好發展組合拳,發揮政策措施綜合效應。
聶雲凌說,“揚長避短、揚長克短、揚長補短”中,“避”字好理解,重點需要研究“克”和“補”二字。能克服的短處,是客觀存在、無法回避、無法改變的短處,但是通過我們主觀努力能夠克服、減少這種短處對發展帶來的負面影響。例如因為氣候寒冷造成吸引人纔難,可以出臺吸引人纔的好政策來克服氣候造成的難題。能補足的短處,重在可以通過努力進行補救,重在由短變長。例如因為體制不靈活形成的短處,可以通過努力成為我們的後發競爭優勢。尤其是要通過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改變目前政府存在的越位、錯位、失位,以便利服務為行政審批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增強公務員群體的法制意識和專業素養,讓五大發展理念入腦入心,不僅有為人民服務的意識,更要有乾事的本領。
具體到龍江的工業建設中,聶雲凌表示要揚“自然資源和發展基礎優勢”之長,構建現代產業新體系。揚“農業資源得天獨厚”之長,大力發展高端食品制造、高端乳制品、高端畜產品。揚“非能源礦產資源富集”之長,大力發展石墨、鉬、銅等礦產精深加工產業。集中力量打造哈爾濱、雞西、鶴崗3個高端石墨產業集群。揚“工業基礎雄厚”之長,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對接落實《中國制造2025》,圍繞我省有基礎和競爭優勢的17個細分行業,做優做強電力、航空航天、軌道交通、海洋工程等先進裝備制造業。揚“科教基礎實力較強”之長,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積極培育發展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燃氣輪機、先進發
動機、衛星應用、傳感器等有優勢、有競爭力的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重點打造以哈爾濱為代表的國內領先新興產業集群。
在談到國有企業改革方面,聶雲凌說,我省的重點在於補“體制機制不活、國企發展動力不足”之短。補齊體制機制不活、國企發展動力不足的短板,關鍵要借好國家推動國企改革的“東風”,在全力推動地方國企改革的同時,加大力度推進龍江央企的改革。一是加強與央企合作。推動央企在龍江直接投資、共建產業園區、布局重大項目。二是積極推進央企下屬企業與地方和社會資本合作。三是推動軍工央企與地方民企的合作。發揮龍江“軍工大省”的優勢,推進“軍轉民”、“民參軍”,實現資源共享、技術共用,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深度融合發展格局。
與經濟發達省份相比,我省非公經濟尚屬短板。大力支持民營經濟發展,補“非公經濟發展緩慢、比重小”之短,是我省在十三五期間的重點工作。聶雲凌說,補齊非公經濟短板,關鍵要營造良好環境。具體為:創造良好的法治政策環境。清理廢止不適應非公經濟發展的政策法規和規章,消除各種隱性壁壘,支持民營企業公平公正參與市場競爭。創造良好的服務環境。改進服務方式,豐富服務手段,健全服務體系,有針對性地實施非公經濟三年行動計劃、中小企業成長工程和企業降本增效專項行動。特別是要加強民營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幫助企業改善經營、降低成本。營造良好的招商引資環境。積極營造親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環境。營造企業家成長的氛圍和環境。構建新型政商關系,主動為企業服務,幫助解決實際困難,營造尊重企業家、關愛企業家的濃厚氛圍。
進一步改進政府服務,補“政府部門職能轉變滯後”的短板。聶雲凌表示要把為各類市場主體服務當成一項重要任務,謀思路、定措施、配資源、抓考核都向有利於市場主體發展聚焦,努力做到政治素養跟得上、思想觀念跟得上、知識結構跟得上、行動能力跟得上,切實轉變職能,當好市場主體的“娘家人”。一是更加注重政策服務。在政策落實上,及時協調兌現國家和省各項支持工業發展的政策措施。二是更加注重產需對接服務。三是更加注重融資服務。
2016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既定思路,今年,我省工業戰線要在上項目擴增量、重創新促融合、壯非公強企業、抓縣域增實力、穩增長優服務、推改革強管理上發力,啟動實施技術改造昇級、中小企業成長、降本增效、“三品”(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提昇、產需對接、專業化能力提昇“六大專項行動”。聶雲凌說,全省工業預計實施投資500萬元以上工業項目6200個,計劃完成投資3700億元左右,其中投產項目4500個左右,新增產值200億元左右。實施新一輪工業項目“雙百工程”,抓好100個對接《中國制造2025》重點領域億元以上工業項目和100個億元以上資源深加工項目,相信龍江工業會在2016年迎來一個好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