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野菜是賞是挖 東北網告訴你野菜正確的『打開方式』
2016-04-27 18:57:59 來源:東北網  作者:王春穎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27日訊(記者 王春穎) 春季正當時,綠油油的野菜“爬”滿了冰城大街小巷的土地,放眼望去,綠汪汪地,一片生機盎然。冰城市民對於野菜的追捧程度也異常火熱。

柳蒿芽。圖片來自網絡資料片

  近日,記者注意到,不少市民喜歡拿著個小草筐或拿著塑料袋,一把小鏟刀,到路邊花壇中、小區綠化帶內、城郊荒地去挖野菜。許多市民已經不滿足於在家附近和街區內挖野菜,甚至不惜開車跑出數十公裡前往郊外挖。用當下時髦的話來說,“挖野菜”已經成為了一種放松心情、親近大自然的情懷。野菜到底是賞還是挖?下面東北網來告訴你野菜的正確“打開方式”。

  在冰城的土地上,最受百姓喜愛的野菜就是“婆婆丁”。這個季節,婆婆丁已經從地裡全部冒出來了,有的區域“婆婆丁”一經“上線”,就遭到了市民“哄搶”。緣何它這麼受歡迎?據了解,“婆婆丁”食用方法多種多樣,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也很高,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對於呼吸道感染、眼結膜炎、流行性腮腺炎、胃炎和肝炎等疾病都有治療效果,還能促進身體血液循環,幫助改善動脈微弱,對皮膚也有好處。這也正是挖“婆婆丁”之風經久不衰的原因。

 

婆婆丁。圖片來自網絡資料片

  在走訪過程中,記者發現這種“婆婆丁”多生長在綠化帶樹木旁、大草甸子空地上和河溝旁的空地上,越乾枯的樹木旁生長的“婆婆丁”,個頭越是大。同樣,其他幾種“盛行”的野菜也是在這些地點茂盛生長,諸如芥菜、榆樹錢、小根蒜、柳蒿芽、山芹和野蘑菇等。

  各色的野菜充斥著春色,路邊的野菜該不該采?日前,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總局發布了關於春季野菜食用安全的風險提示。指出,2015年國家衛生計生委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系統共收到有毒動植物及毒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報告68起,中毒人數1045人,死亡89人,絕大多數死亡發生在家庭,主要原因為誤采誤食。

 

榆樹錢。圖片來自網絡資料圖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路邊生長的野菜容易吸收汽車尾氣中的有害物質,汞、鉛等重金屬含量及其他有害物質含量較高,這些有害物質一旦被吸附很難完全清除,食用這樣的野菜對健康有害無益。另外,路邊生長的野菜還有沾染貓狗等寵物糞便中的寄生蟲等污染隱患。而公園、小區裡的野菜,由於生長靠近綠化樹木,可能帶有除草劑和殺蟲劑等農藥殘留。

  此外,有專家提出,想要吃到放心的野菜,可以選擇水流兩側的野菜進行采挖,水流兩側的野菜不僅野嫩,而且基本不會含毒;另外,雨水也會影響農藥效果,因此,天剛放晴,草木上的水珠未收之際,采摘的野菜相對安全。

 

野蘑菇。圖片來自網絡資料片

  醫學專家提示,腸胃功能較弱或患有慢性腸胃炎的市民食用野菜不能過量;吃野菜後一旦出現頭痛、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癥狀,應立即采取催吐方式緊急處理,並及時到醫院就醫。

責任編輯:張廣義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