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28日訊(記者 欒微)22歲的大三學生,每年都能拿到獎學金,看似文質斌斌的他卻已經是3家公司的董事長:哈爾濱小紅點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哈爾濱晏然財務諮詢有限公司、創客咖啡,這3家看起來行業不相關的公司,在他的帶領下已經在創業路上越走越順。比起很多大學生創業的“賠本賺吆喝”,已經達到收支平衡並且有穩定收益的他卻說:“比起賺錢,創客的經歷纔是更重要的財富。”他就是東北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大三學生劉浩然。
青春時光 越充實越快樂
劉浩然的父母和姐姐都是事業單位的公務員。本也應該過著安穩生活的劉浩然卻在2013年進入東北林業大學後,走上了讓家人大跌眼鏡的“不尋常”路。
大一剛入學,家境殷實的劉浩然就開始四處做兼職。“不為賺錢,就為體驗生活。”那時候,劉浩然做過送餐員、傳單員、服務員、銷售員。“除了家教,你能想到的兼職我都做過。”
有一次,劉浩然在一個酒店當服務員,要同時拿三四個盤子上下樓梯,五六個小時下來,就像跑完一千米一樣,累得不想動彈。雖然異常辛苦,可劉浩然對於各種工作仍然樂在其中。“從社會底層乾起,纔能更了解社會。這些辛苦也讓我感覺到社會是殘酷的,自己更加需要努力。充實的青春讓我覺得快樂。”劉浩然說。
大一結束,劉浩然已經在兼職領域做得風生水起,做到了某品牌銷售的最高級別,每天收入130元,日子過得“挺滋潤”。可是,他卻漸漸找不到滿足感:“在別的公司裡打工,公司再大個人也是渺小的。我希望能夠有更好的平臺,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
創客試水 越潮湧越搏擊
就在劉浩然尋找平臺時,他的學長劉大叡出現了。劉大叡大一入學時還是家庭困難的學生,靠貸款交學費。可是現在他已經是時光慢遞公司董事長,公司月收入幾十萬元。而在“時光慢遞”成立之初,劉浩然就作為第三大股東加入了公司。“畢竟這是我們大學生自己的創業,很多天馬行空的想法都可以通過行動變成現實,這種感覺太棒了。”
在“時光慢遞”期間,劉浩然發現了社交軟件的商機,於是自己另起爐灶,注冊成立了哈爾濱小紅點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當時劉浩然想開發一款名為“相遇”的社交軟件,類似“陌陌”,可以讓大家與熟悉的或陌生的朋友聊天。劉浩然的想法來自於每天晚上從圖書館出來後總有想找人聊天的衝動。劉浩然找到了投資商,也找到了合伙人,“小紅點”開始運營。
可是運營不久,劉浩然就碰到了難題。“大學生畢竟經驗不足,對軟件開發又不甚了解,走點彎路也正常。”雖然劉浩然把這些“難題”都當做成長不可避免的過程,但他還是不願意過多談及投資人和“相遇”,只說“這是一次失敗的創業”
。
創客咖啡
2015年7月,劉浩然和“小紅點”合伙人、同樣是在校大學生的范磊、郭永亮把目標瞄向了“創客咖啡”。“在大學裡,咖啡館有十幾家,我們的咖啡館定位在為‘創客’服務,為學校的創業團隊提供一個交流、碰撞的平臺。”伴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潮,劉浩然敏銳地作出判斷,並馬上付諸實施。
他們在學校家屬區租了一個76平米的房間,並開始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裝修。“本以為大學生創業會有人照顧照顧,但在裝修方面我們還是花了不少冤枉錢。而且由於對咖啡文化不了解,有些機器買回來卻用不上,有些桌椅買得也不適合。”不懂不怕,只要肯學,一切都不是問題。劉浩然團隊花了4000元,去專業的咖啡培訓機構學習了半個月,當創客咖啡正式營業時,他們已經成為咖啡的行家裡手。
如今創客咖啡每月營業收入基本穩定在1.5萬元左右,附近的幾家咖啡館要麼出兌,要麼想要與劉浩然尋求合作。
而創客咖啡更大的作用則在於讓東北林業大學的學生創業者在交流碰撞中產生耀眼的火花。現在每周,學校的十幾個創業團隊或有創業想法的學生會在創客咖啡的“聚義堂”裡舉行聚會,談談創業碰到的問題、聊聊未來的方向。在這樣談談、聊聊的過程中,新的創業公司誕生了。
“晏然”公司獲得營業執照。
另闢蹊徑 越碰撞越開闊
哈爾濱晏然財務諮詢有限公司就是在“聚義堂”聊出來的。很多大學生創業團隊覺得,雖然公司每個月業務有限、賬目簡單,但是卻要去外面的財務公司聘請兼職會計,每個月350元的會計費也是一筆開支。而東北林業大學的會計專業是黑龍江省重點專業,在校學生近1000人,是學校第一大本科專業,那麼能否用在校學生為創業團隊進行會計服務呢?
這時會計專業大三學生晏文娟進入了劉浩然的視線。晏文娟一直有創業的想法,每次放假都會主動找一些會計事務所實習,實戰經驗豐富。而晏文娟還有已經獲得會計從業資格證的同學,申辦財務公司的時機已經成熟。
2016年4月初,哈爾濱晏然財務諮詢有限公司正式注冊,4月13日獲得了營業執照,“晏然”正式起步。
現在“晏然”已經接管了大學生鄉味土特產、哈爾濱東林動物養殖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哈爾濱世說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哈爾濱綠嘉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道印軒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等東北林業大學師生創業團隊的財務管理,為這些團隊提供記賬、報稅等服務,每月收取各公司管理費160元,是社會財務公司的一半左右。“對於我們來說,給這些公司記賬就像是做個練習題一樣,不用耗費太多精力。我們成立這個公司,不僅可以降低大學生創業團隊的成本,還可以提昇實踐經驗,一舉兩得。”“晏然”的成員之一韓永健說。
雖然“晏然”的幾名成員都是大三學生,但是他們底氣十足,“畢竟在學校,有什麼不懂的還可以請教老師,不會出錯。”會計專業的“學霸”蘇芮說。
“如今,創業的人這麼多,我們也算是另闢蹊徑,尋找更廣闊的天地。”劉浩然曾經看過一個小故事,說河的對面有金山,大家都想過河去淘金,這時一個人開始出租小船,在大家淘到金子以前就已經賺到了。而“晏然”正想做這樣的“租船者”。
問及劉浩然未來的目標,他說並不想制定太過宏遠的計劃,只想“踏踏實實做好目前的事”。
或許未來,在劉浩然畢業的時候,創客咖啡、晏然財務也會隨著他的考研、就業而易主,或許也可能他會以此為事業,開啟真正創業的人生,對於創客,他的未來有無限可能。正如東北林業大學的創業導師劉學聰所說:“創業並不一定要開公司、做老板,只要學生有創客的經歷,有創造、創新、創業的精神,不論在哪兒、不論從事什麼職業,都一定是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