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2日訊(記者 楊帆)從七臺河煤礦的一名轉崗女工,到帶領大家創業成為一家固定資產1500萬元家政公司的經理,她就是李莉芬,用勤勞的雙手改變自己乃至更多七臺河女性的生活。
李莉芬和丈夫1997年雙雙轉崗。突如其來的變故,無異於天塌了一樣。幾天幾夜,夫妻倆吃不下、睡不著。可是,無論如何生活總得繼續。李莉芬踏上了艱難的創業之路。
『剛開始,我在大街上擺地攤賣童裝、賣襪子。為了能多賺點兒錢,2000年我賣了房子,又借了些錢兌了個美容院。本希望日子能夠一天天好起來,可惜由於缺少經營經驗,美容院不長時間就關門了,還欠了6萬元外債。』恰在此時,父親被確診為肝癌晚期。李莉芬硬著頭皮向同學借了700元錢,連夜趕往哈爾濱陪父親治病。『回來後,家裡連米都沒了,真是揭不開鍋了,媽媽含淚塞給我200元錢過日子。』
絕境沒有打倒李莉芬,反而激起了她更大的斗志,『好日子不是等來的、也不是靠來的,我還得乾,不信闖不出一條路!』
2002年初,李莉芬28歲。當時,人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房地產業迅速發展,對家政服務業的需求也多了起來。乾鍾點工的人越來越多。這活兒我也能乾。李莉芬花10元錢,印了2盒名片,和丈夫兩人挨家挨戶往人門縫裡塞。很快有人找李莉芬了。第一個活兒是刷碗,李莉芬又順手把廚房的其他活兒也給乾了,客戶非常滿意,給了20元。手捧20元錢,李莉芬心裡五味雜陳,更多的是激動,半小時就掙20元!只要肯付出,就不會餓死!
人多力量大,人多好乾活。身邊還有很多轉崗姐妹沒活兒乾,為什麼不一起呢?說乾就乾,李莉芬馬上把轉崗姐妹們組織起來,十個人,開始了馬路一族的打工之旅。
起初,大家只能做簡單的保潔、搬家、通下水等服務工作。隨著服務質量的提高、信譽度的擴大,活越來越多。李莉芬開始對技能有所要求。她組織大家參加工會搞的免費技能培訓班。有了技能,心裡更加有底兒了。2002年11月,宏偉家政服務公司成立了。
2004年,李莉芬的宏偉公司抓住某小區動遷的機會,走家串戶聯系幫助搬家。不僅搬出了750戶,還拿到了400多戶的回遷訂單。這份活乾完了,公司又接了拆遷的活。但甲方提出必須在10天內完成10棟樓房的門窗拆卸任務,否則,分文不給。能乾完嗎?『對我們這樣的一個小公司來說,機會難得,越是遇到困難,越要放手一搏!否則,沒出路!』李莉芬咬咬牙簽下合同。每天凌晨2點多她就趕到現場,晚上9點多鍾最後一個離開。有時收工太晚累急眼了,乾脆就在工地上湊合一宿。經過10天拼搏,任務完成了!
2006年,公司爭取到了七臺河市黨政辦公中心大樓的保潔資格。20餘名員工齊上陣,大家起早貪黑,一天乾10多個小時。就在這節骨眼上,李莉芬得了重感冒,高燒不退,渾身拿不成個兒。大家都勸她回家,李莉芬不走,這可是公司第一個保潔的大單啊。員工們撿個泡沫墊子,李莉芬就坐在上面陪著大家乾,直到圓滿交工。宏偉公司的實乾精神感動了大樓的管理者,從2007年起,機關常年保潔和後勤服務交給了宏偉。如今,公司的保潔服務已經拓展到了40餘家。
目前,宏偉公司服務領域拓展到機關保潔、小區物業、家庭服務、技能培訓學校、體育場館經營等5大類60多個項目,固定資產1500多萬元,安置轉崗職工800多人。公司開辦的職業技能培訓學校,被全國總工會定為職工教育培訓示范點;小區物業管理被中國家庭服務協會授予『住宅區清洗保潔十大標兵企業』;2015年公司中標了市體育館經營權,組建了全市最大的全民健身中心;同年10月在全市獨家開展了OTO家政電商服務平臺,受到市民歡迎。
公司不斷改善員工的福利待遇,逐家走訪慰問特困職工,還為社會公益事業獻愛心、送溫暖,累計捐助金額達到10多萬元。為員工投保養老、醫療、失業、工傷保險、以及意外傷害保險,每年達200多萬元。
2013年李莉芬參加了北大進修班學習,邀請中央財大專家來七臺河實地考察,為公司做出了中長期發展戰略規劃。2009年以來,李莉芬帶領員工先後到杭州、濟南、北京、哈爾濱等省內外知名家政企業學習交流。2013年公司被確定為國家家政服務標准化試點單位,連續三年被授予『全國家庭服務千戶企業』、全國清洗保潔十大標兵企業等榮譽。公司不斷發展壯大,品牌形象也不斷提昇。李莉芬個人也獲得『省創業明星』、『省勞動模范』和『全國巾幗建功標兵』等榮譽稱號。
『家政服務大有可為』,『家政服務要講誠信、職業化』。李莉芬,一個普通的轉崗再創業女工,不但改變了自己和周圍姐妹們的命運,也為龍江發展做出了一份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