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壯大非公經濟增強發展活力
2016-05-03 10:09:26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劉小寧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5月3日訊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我省代表團審議時指出,要揚長避短、揚長克短、揚長補短,向經濟建設這個中心聚焦發力。作為老工業基地,我省有大工業、大國企之長,但面向市場經濟,我省非公經濟的“短板”日漸突出,成為制約我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瓶頸。在此之前,習總書記在參加全國政協民建和工商聯聯組會議時重申,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政策的三個“沒有變”,這不僅讓民營企業吃了“定心丸”,而且也表明了國家對非公有經濟始終寄予厚望。國有經濟與非公經濟如車之雙?,唯有相互平衡,纔能行穩致遠。對於我省來說,破除體制機制桎梏,完善所有制結構,激發內生動力,增強發展活力已經刻不容緩。

  一是針對破解非公經濟融資少融資難融資貴的瓶頸,需要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對於現有非公經濟產業項目投資給予的補貼、獎勵和貼息,由事後給予變為按建設進度提前到事中給予,以此解決非公企業由於貸款難融資難造成後續建設資金斷檔而影響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同時需要加大對我省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建設的扶持力度,對境內外主板、中小板、創業板首發上市以及“新三板”掛牌企業給予補助,探索發展“四板”乃至“五板”市場,以利於最大限度利用債券市場和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吸收社會資本,直接投資於非公企業生產經營,擴大企業融資規模、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二是針對破解非公經濟規模不大和結構不優的瓶頸,需要對非公企業進行重點扶持。對能夠更好發揮我省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優勢,市場前景好、經濟效益高、競爭能力強、社會貢獻大的非公企業進行綜合排序,優先選擇在我省注冊的近年來納稅額度高、安排就業人數多、社會信譽好的前一百名企業予以重點扶持。同時需要發揮我省地處國家向北開放前沿區位的優勢,強化區域合作,引導非公企業主動承接境內外產業、資金、技術轉移,通過精准招商、產業鏈招商、園區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引進一批投資規模大、產業鏈條長、集聚效應強、外向化程度高,有利於推動我省經濟結構優化昇級和“配套、補鏈、嫁接”能力強的外來企業予以重點招商。

  三是針對破解非公經濟市場准入和門檻過高的瓶頸,需要突破重點行業壟斷經營的問題。對於燃氣、供電、供水、供熱、污水及垃圾處理等市政設施,公路、鐵路、機場、城市軌道交通等交通設施,以及水利、資源環境和生態保護等適宜於市場化運作的基礎設施類項目的建設及運營,制定允許非公經濟可以進入的項目清單,建立明確的市場准入標准及相關制度,推行PPP模式。同時需要鼓勵支持非公企業通過參股、控股或並購等形式,參與國有企業改革重組,為非公經濟發展開闢新渠道、拓展新領域,通過國有企業的國有股減持、增資擴股等方式,吸收社會資本,允許國有資本與社會資本通過合資合作投資新項目、組建新公司,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

  四是針對破解非公經濟科技創新和機制創新的瓶頸,需要制定相應的政策激活其創新能力和自主研發能力。應在大幅度增加科技研發投入的基礎上,借鑒成都市實施企業技術研發費用稅前扣除管理辦法的經驗,對企業為開發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所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照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當年研究開發費用實際發生額的50%加計直接抵扣當年的應納稅所得額;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該無形資產成本的150%在稅前攤銷,以此激活非公企業科技創新的活力和提昇非公企業自主研發的能力。同時需要改進人纔評價使用機制,堅持重業績導向,克服過分強調學歷、資歷和論文的傾向,在職稱職級評聘中破除政府、事業、企業等單位部門的限制,對於科技人員創辦企業所繳納的稅收金額等同於縱向項目經費;鼓勵各類開發區、科技園區等在人纔引進培養、股權激勵、成果轉化、創業孵化、創投融資、產業扶持等方面先行先試;支持市(地)建設人纔公寓,用人單位可通過發放租房補貼或申請最長5年免費入住人纔公寓等方式為人纔提供住房保障,在高層次人纔聚居區集中配置優質教育、醫療資源,設立人纔俱樂部,為留住人纔、吸引人纔創造優越條件。(作者單位: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

責任編輯:王輝

【專題】學講話 謀振興 闖新路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