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金融支持哈爾濱新區建設的思考
2016-05-03 10:12:34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王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5月3日訊 2015年12月16日,國務院批復設立哈爾濱新區(國函〔2015〕217號),哈爾濱新區成為第16個獲批成立的國家級新區,是我國唯一的以對俄合作為主題和最北部的國家級新區。哈爾濱新區包括哈爾濱市松北區、呼蘭區、平房區的部分區域,規劃面積493平方公裡。新區區位條件優越、科技和產業基礎比較雄厚、生態環境優良、對俄合作歷史悠久、戰略地位重要,是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打造俄日韓區域合作樞紐的重大舉措和戰略支點,對加快新一輪東北地區老工業基地振興具有重要意義。

  金融與經濟脣齒相依,在現代經濟中處於核心地位,是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關鍵力量。金融支持哈爾濱新區建設,應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為發展理念,以打造中俄全面合作重要承載區、東北地區新的經濟增長極、老工業基地轉型發展示范區和特色國際文化旅游聚集區為目標,將金融自身的發展與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緊密結合,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強化對實體經濟支持的作用機制和效應,從而實現經濟與金融的良性互動,推動二者健康、穩健、高速、持續地發展。

  一、加強金融集聚,完善現代區域金融構成體系。一是創建金融實體要素聚集區。引導金融實體要素集聚,規劃選址,創建哈爾濱新區松北金融街,鼓勵各金融機構在金融街內設立或遷址在哈分支機構,引進國內外法人金融機構在新區設立總部,為構建區域金融中心創造實體條件。二是積極發展金融衍生行業。推動證券期貨機構、信托機構、資產管理公司、金融租賃公司、風險投資基金、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等多種金融業態共同發展。引進和發展一批專業性強、信譽度高、服務水平好的金融中介服務機構,滿足經濟發展對金融服務多樣化需求。三是支持民間資本設立專業金融機構。支持符合條件的民間資本在新區發起設立中小型銀行、消費金融公司、融資擔保公司、小額貸款公司、融資租賃公司、保理公司。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集團在新區設立財務公司。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支持在新區內設立市場交易量大、能帶動當地特色經濟發展的專業性交易場所。

  二、創新金融業態,促進“互聯網+普惠金融”發展。一是加快建設互聯網金融服務平臺。大力推動銀行服務網點互聯網化,加強互聯網金融的技術研發、渠道建設、團隊培養和數據信息交互,創新互聯網金融產品和營銷模式,推進線上線下一體化發展,實現傳統金融服務經營轉型。二是利用互聯網技術優化金融服務流程。推動移動式金融發展,將智能化、個性化的金融服務與居民服務網絡連接,構建互聯網存放匯、支付結算、理財投資等“一站式”金融服務模式,提高金融服務可得性和便利度。三是大力發展中征平臺應收賬款質押融資業務。利用人民銀行中征應收賬款質押融資平臺信息便利、賬款真實、無時間和地域限制的優勢,積極開展互聯網線上應收賬款質押融資業務,幫助企業有效利用和盤活存量資金,緩解企業資金壓力。

  四是開發互聯網小貸微貸授信模式。創新開辦互聯網小貸微貸授信業務,支持縣域“三農”、小微企業、社區、中小創業者、低收入者等群體就業創業。

  三、優化金融環境,打造金融服務樣板區。一是打造金融服務樣板區。高起點、高標准創新提供並不斷優化完善金融服務職能和金融產品,完善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將新區打造為優質的金融生態環境和金融服務樣板區。二是大力推進誠信體系建設。推進金融中介機構立法進程,建立針對信譽評價、失信懲戒統一規范的監督體系,建立和完善中介機構和從業人員誠信檔案,為金融生態環境建設創造良好的信用條件。三是穩步推進支付體系建設。做好第二代支付系統和中央銀行會計核算數據集中子系統推廣工作,加強支付監管和風險防范,維護業務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為新區提供安全便利的支付服務環境。四是加強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加強金融消費者投訴統計監測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信息管理,拓寬消費者維權渠道,普及金融知識宣傳,切實提高社會公眾維權意識。

  四、加大信貸支持,合理調整新區信貸政策傾斜。一是加強信貸支持力度。按照新區建設規劃,充分把握和運用新區區位、產業、資源、政策優勢,找准切入點,加強信貸資金與產業政策、財政政策的協調配合,在信貸投放上給予新區傾斜,加大對新區改革創新、轉型發展、開放帶動、功能提昇的支持力度。二是強化信貸支持工具運用。通過差別存款准備金動態調整、常備借貸便利、信貸政策支持再貸款、再貼現等貨幣政策工具,為新區信貸投放提供政策傾斜。三是建立新區信貸監測和評估制度。針對新區信貸政策實施效果,對各金融機構信貸政策執行情況進行跟蹤監測、評價和督查,並將結果納入金融機構綜合評價體系。

  五、拓寬融資渠道,推進社會融資結構不斷優化。一是拓展債務融資種類。推進各類債務融資工具發展,加快發展直接債務融資,建立間接和直接融資互為補充、結構合理的資本市場融資結構。二是拓寬融資渠道。根據新區融資需求特點,按照一企一策、一事一策的原則,依法合規發展表外融資、資產支持計劃,量身定做融資方案,滿足新區重點項目建設和重點產業發展的融資需求。三是加強新興債務融資工具的推廣應用。開展政策工具宣講、培訓、推介和對接活動,加強在財務輔導、材料申報、信用評級、債券承銷等環節對企業幫扶,推動綠色債、創投債、並購票據等工具的使用和推廣。

  六、助力重點產業,加大對產業轉型昇級的支持力度。一是加大新區重點投資、產業項目金融支持和服務力度。開展銀企對接,加強與哈爾濱高新技術開發區、哈爾濱經濟技術開發區、利民經濟技術開發區項目、企業的溝通合作,暢通政銀企溝通渠道。二是加大對新區戰略新興產業發展的支持。圍繞科技創新區域,支持重點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節能環保產業和科技研發、國際商貿、文化旅游等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圍繞健康產業區域,支持重點發展生物醫藥、綠色食品產業,加快發展醫療服務、健康養生等產業;圍繞現代制造業區域,支持大力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雲計算、大數據等新興產業,推進新區產業結構優化昇級發展。

  七、支持科技創新,加強科技創新驅動金融支持。一是推進科技與金融融合。探索設立專門服務於科技型企業的分支機構,創新科技信貸管理機制,提昇科技貸款風險容忍度。二是創新科技企業金融服務產品。創新適合科技企業特點的金融產品,逐步擴大倉單、訂單、應收賬款、知識產權、股權質押貸款的規模,支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三是探索提供綜合性金融服務。加強與創業投資、證券、保險、信托的合作,穩妥推進投貸聯動、投保聯動等交叉性金融業務,為創新型企業提供綜合金融服務,探索開展多種形式的科技企業貸款風險補償或分擔模式。

  八、發展開放金融,完善多元化涉外經濟金融配套服務。一是大力發展涉外金融結算業務。推進金融機構加強與境外銀行合作,積極發展對外貿易結算,完善人民幣與盧布交易便利化機制,豐富對外金融結算產品,加快推進跨境人民幣業務。二是建立健全跨境投融資機制。暢通投融資供求渠道,為對外貿易投融資活動提供便利。搭建涉外投融資平臺,創新開辦各類跨境投融資服務。三是搭建跨境電子商務支付平臺。加快引進國內外知名第三方支付機構,打造跨境電子商務支付平臺。加強銀行與第三方支付機構業務合作,拓展跨境電子商務支付業務。四是加快發展離岸金融業務。爭取離岸金融試點,發展離岸金融業務。推動已開辦離岸業務的金融機構設立離岸金融業務部。支持外資銀行設立分支機構,擴大離岸金融業務規模,提昇離岸金融服務功能。

  (作者系中國人民銀行哈爾濱中心支行行長)

責任編輯:王輝

【專題】學講話 謀振興 闖新路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