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5月3日訊 我省是全國生態示范省,發展生態旅游,具有比較優勢、發展潛力和競爭實力,可以使北國風光成為全國旅游戰線和生態文明建設的新亮點。客觀評價生態旅游資源,是在市場競爭中找准定位的前提和基礎。生態旅游的發展不僅僅是修路築橋開飯店,它需要外界環境的支橕和保護開發的保障,因此,生態旅游資源評價指標不僅要包括景觀、環境等可視要素,而且應加入保護、傳承、開發的相關內容。
調整發展高度,全面制定生態旅游發展戰略。我省需要將生態旅游融入全省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建設“五位一體”的戰略布局之中,制定全新的生態旅游發展戰略。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理念引領發展,解決好當前局部利益與長遠整體利益之間的關系。重點抓住以下幾項工程:一是品牌建設。生態旅游的開發應遵循“今天是精品、明天是遺產、後天是文物”的戰略高度,對於同類資源相似區域的定位應有所引導,在求同存異中打造精品謀全局發展。二是文化融合。有形的生態旅游資源中蘊含著無形的民族文化和精神價值,得當、精深的文化內涵更具能吸引游客、留住游客。我省的赫哲、鄂倫春、鄂溫克三小民族的文化極具特色,是下一步保護和傳承的重點。三是科技支橕。在家坐觀動態信息、先比較再出行已成新的消費方式。唯有“科技興旅”纔能不被“互聯網+”和“旅游+”時代所摒棄,纔能實現“酒香不怕巷子深”,為走向國際奠定基礎。四是法律保障。產業要發展,法律是保障。我省應盡快完善生態環境保護法、生態旅游景區管理條例等相關法規,探索地方保障新規。五是精准扶貧。推動美麗鄉村生態旅游與精准扶貧有機結合,通過生態觀光采摘、民俗體驗等農游一體項目幫助貧困戶“造血”,增強其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
破解供需矛盾,加快推進生態旅游的供給側改革。就產品而言,可從打造冰雪精品、做強冰雪裝備產業、做熱冰雪文化產業等方面入手,挖掘冰雪“冷”資源,實現高標准、創新發展。可從候鳥型老年游、養生型休閑游、體驗型研學游等產品入手,打造度假休閑、養生養老福地。可從智慧景區、門戶網站、生態文化等方面入手,建立“互聯網+旅游”線上線下營銷平臺。就產業而言,我省應在“吃、住、行、游、購、娛”等旅游要素上下功夫,通過責、權、利的劃分從根源上破解條塊分割、多頭管理的體制性矛盾。傾聽並重視各利益群體的訴求,尋求效益與公平之間的動態平衡,在共享中求發展。主動培育新業態,提供有效供給,在發展中求創新。就人纔而言,我省應在提高全民素質上創新路,著力提高從業者的專業素質,提高當地居民的文化素質及游客的文明素質。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