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9日訊 微信堪稱目前最成功的社交工具之一,操作簡單、趣味性強,不僅年輕人在用,很多中老年人也都養成了“刷屏”的習慣。
然而,有些騙子正是看中了這一點,通過搜索附近的人添加好友,經過一段時間的交談獲得對方的信任,將自己塑造成一個大老板的形象,借機騙錢。
近日,大慶市連續發生了數起類似的詐騙案件,三名受害人損失共計17萬餘元。
微信好友是“大款”
今年3月份,大慶市民張女士通過微信附近的人,添加了一個名叫“緣分未到”的好友。
起初,張女士對“緣分未到”並沒有什麼特別印象,可經過一段時間的交流,張女士漸漸感覺到對方不是一般人。
“緣分未到”話裡話外向張女士透露,自己的事業相當成功,擁有一家公司,資產上億。
張女士詳細了解得知,“緣分未到”一直單身,在上海市經營的公司主營農藥、化肥,雖然經營壓力很大,但效益也非常可觀。
雖然“緣分未到”是位成功人士,但絲毫沒有趾高氣昂,相反卻風趣幽默。很快,張女士與“緣分未到”就成了無話不說的朋友,“緣分未到”每天的噓寒問暖更讓張女士感受到了久違的溫暖,可她卻不知道,自己正一步步走進騙子設下的一個局。
結識到這樣一個有實力的“大款”,讓張女士興奮不已。同學小聚時,張女士還以此向女同學炫耀過,大家提醒她,可別遇到了騙子,可她自己卻不以為然,根本聽不進去。
60萬巨款從天而降
過了一段時間,張女士發現“緣分未到”與自己的聯系越來越少了,她心裡有點失落,便問對方是怎麼回事。
“緣分未到”告訴張女士,自己的公司要在香港上市,現在整天都在忙上市前的准備工作。聽罷,張女士開導“緣分未到”,公司要上市是好事,但千萬要注意休息,別把身體熬壞了。
直到4月中下旬的一天,“緣分未到”問張女士在不在,說要告訴她一個好消息。張女士很快回復了他,並問是什麼好消息。
“緣分未到”說,公司上市的程序已經差不多了,他們與當地政府達成協議,只要向外送出120萬的扶貧基金,就能幫助公司上市,“其中60萬送給政府搞扶貧,另外60萬元原本只能用於扶助上海本地人,把這些錢送給別人,還不如送給好朋友呢。”
“緣分未到”告訴張女士,自己有意把這些錢送給她。張女士覺得自己真是結交了財神爺,讓自己白白撿到60萬元。
匯走八萬多“稅費”
沒過多久,張女士便接到“緣分未到”的電話,電話裡除了他本人外,還有一位名叫李剛的律師。
李剛告訴張女士,“緣分未到”違規送她60萬扶貧基金的事,被當地政府查出來了。
“他為了將60萬扶貧基金送給你,在公司做了假賬,現在公司的賬戶也被法院凍結了,政府要求核實你的身份信息和銀行卡號。”李剛說。
同時,李剛告訴張女士,60萬元的扶貧基金只能從香港轉賬,根據香港的法律,贈送扶貧基金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3萬餘元。因為基金是從香港轉過來的,還要交1萬5的海關稅,另外轉的港幣兌換成人民幣還要交5000元的手續費等等。
張女士覺得自己給“緣分未到”帶來了這麼大的麻煩,而且對方在被查以後還在盡心盡力幫自己,便趕緊按照要求,給對方匯款8萬餘元。
令張女士萬萬沒有想到,錢剛匯過去,“緣分未到”就把她拉黑了,而且電話也再聯系不上了。
認真你就輸了
張女士的遭遇在大慶市並非個案,類似的詐騙手段在近半個月的時間裡發生了三起,受騙者都是中年女性。
有的騙子自稱是通訊電纜企業的老總,有的稱經營鋼結構公司,總之均把自己塑造成企業老板、成功人士,讓人不敢、也不願意去懷疑。
大慶市公安局刑偵七隊大隊長張會臣提醒廣大大慶市民,無論騙子的手段多麼高明,他的最終目的就是你手中的錢,所以大慶市民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不要向陌生人泄露自己身份信息和銀行卡號,不管騙子說得多麼天花亂墜,凡是要求匯錢,就要高度警惕。遇到事情時多問問親朋好友,也可以撥打110求助。(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預防針
銀行卡被盜刷後需要做什麼?
1.銀行卡是咋被盜刷的?
有卡交易:盜取個人隱私信息和銀行卡信息,利用銀行卡復制器制作一張“偽卡”。
無卡交易:盜取個人隱私信息、銀行卡信息、手機信息後,互相驗證攻破網絡金融平臺。
2.如何保護個人信息?
更換手機號前:修改支付寶賬號綁定,解綁微信賬戶,解綁銀行卡,更改社交網絡、郵箱、證券、基金等其他賬號登錄設置。
舊手機不要隨意丟棄:將手機恢復出廠設置或格式化,再存入一些其它無關緊要的內容,將手機賣給正規廠家或參加官方以舊換新活動,不要將手機作為一般生活垃圾處理。
這些功能最好關閉:關閉“附近的人”“常去地點”“允許搜索”“允許陌生人查看照片”等功能。
各類單據不亂扔:注意銷毀遞單、車票、登機牌、購物小票、辦理手機卡的業務單、水電費賬單。
3.銀行卡被盜刷後的補救措施
第一步:保存“卡未離身”證據,最簡單的方式是去最近的銀行網點或ATM機做一次存取款或查詢交易,並保存好憑條。此舉可證明異地盜刷不是持卡人行為,是偽卡交易。
第二步:打電話給銀行客服,凍結賬戶,防止損失擴大。
第三步:向銀行詢問盜刷的方式、時間、地點、交易另一個賬戶信息,必要時記下客服人員號碼;跨行交易的可以向中國銀聯調取證據。
第四步:拿著銀行單據到轄區公安機關報案。
第五步:如果錢款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轉出或消費,可拿著立案回執單,與銀行或第三方支付平臺交涉。此舉可能挽回部分損失,但要盡快維權,以便第三方采取手段攔截錢款。
第六步:如果問題仍未解決,可諮詢律師提起訴訟,在證據相對充分的情況下,獲賠幾率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