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5月12日訊 近日,省政府出臺《黑龍江省林業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全面系統地明確了林業產業發展的現狀、問題、發展前景和任務目標,並力爭將發展北藥產業打造成我省林業產業發展的重要活力因子。我省食藥監系統從行業特點出發,確立了『立足我省企業結構將資源優勢逐步演變為產業優勢』的促產業提昇戰略,並提出在今後五年大力實施北藥開發戰略,科學保護、合理開發利用全省豐富的野生藥材資源,大幅提昇道地中藥材種植面積,加強中藥材基地建設,實現由原料粗加工向精加工轉變,發揮中藥龍頭企業的帶動示范作用,構建醫藥、飲片和保健食品新興產業。
據統計,我省中藥材優勢明顯,醫藥產業大部分以中藥材和中成藥為基礎,隨著質量標准和科技含量不斷提高,形成了強大的中藥材後續的中藥產業。
據省食藥監局局長王國纔介紹,從需求角度看,隨著全國制藥工業發展,對東北地區道地藥材的需求呈逐年增加態勢,道地藥材野生供應量無法滿足需要,市場轉而向人工種植供應尋求解決途徑,近10年全國醫藥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達到20.4%。2015年全省中藥材種植面積超過150萬畝,藥材加工率為7%,產值突破100億元。從制藥工業發展消費需求趨勢看,全省道地藥材種植面積未來5年需求年均增長預計可在15%以上,種植面積可達到300萬畝,加工率可提高一倍,藥材及初加工產值可達到350億元以上。
從供給角度看,我省的山地、林地資源和特殊氣候條件非常適合藥材生產,全國42個國家級一二三類重點保護中藥材中,有近1/3的資源在我省。全省人工種植品種已達到55種,已形成了大慶、齊齊哈爾、哈爾濱東部山區、牡丹江及東部地區、佳木斯地區、伊春地區、慶安鐵力地區等7大產區。我省現有飲片生產企業50餘家,以中藥材為原料的制藥廠146家,有哈藥總廠、葵花藥業等知名成藥生產企業20餘家,具備對中藥材加工提取能力。我省是全國中藥注射劑第一大省,是以地產動物藥材為原料的骨?類生化藥的主產省份,一些全國暢銷品種更是勢頭迅猛,疏血通注射液單品種銷售額達8.6億元,注射用血塞通等3個品種銷售額超過5億元,中藥產業已成為我省醫藥產業的重要支柱,基本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北藥』品牌,具有廣闊的市場發展前景。
王國纔介紹,多年來省食藥局堅持『既抓監管保安全又抓服務促發展、向安全要發展』的理念,抓住國家發展大健康產業、扶持中藥產業發展的有利時機,在加強中藥材監管的同時,大力推進實施『北藥開發』戰略,在科學保護、合理開發利用全省野生藥材資源的基礎上,采取發揮龍頭示范作用、引導市場對接、提供技術服務、爭取政策支持等有效措施,推動加強中藥材種植基地建設,運用『互聯網+』模式,搭建中藥材交易平臺,服務中藥材產品研發、中藥材貿易加工、中藥材倉儲物流、中藥材電子商務等工作,為發展中藥提取、中藥制造、保健食品生產等新興產業提供有力支橕,促進了我省中藥產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在加強野生中藥材基地建設,建立以黃?、刺五加、草蓯蓉、關蒼術、五味子、柴胡、金蓮花為主的大宗野生藥材保護基地的同時,按照『一個品種一個品種的開發,一條產業鏈一條產業鏈的延伸』原則,不斷提高中藥材加工附加值、延伸產品鏈條。爭取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支持我省開展五味子、關蒼術、防風、黃?等品種的繁育生產和研究,為中藥材種植企業和農戶提供優質種苗和技術支橕。組建大興安嶺北藥研究院(北藥檢測中心)和大興安嶺北藥、鄂藥研發中心,開發研制新產品。抓住當前回歸自然、崇尚利用植物藥的市場機遇,與韓國、日本等國合作組建保健食品、天然植物藥物提取、藥品生產、中藥材種植龍頭企業,研發依托野生植物資源的適宜亞裔人使用的化妝品、保健品、中草藥。
發揮宛西制藥、康恩貝集團等龍頭企業的帶動示范作用,與中藥材基地建立協作機制,加快新產品研發。支持哈爾濱三棵樹、大慶大同區等中藥材市場做大做強,增強輻射集散功能。成立省中藥材流通產業協會,搭建中藥材流通交易平臺,服務中藥材倉儲、中藥材下游產品研發加工、中藥材電子商務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