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12日訊 4月19日13時許,直屬三大隊二中隊中隊長舒暢、民警劉岩泉在民航路崗地工作時發現牌號黑EU93XX的黑色伊蘭特轎車風擋下角標牌有人為刮擦痕跡,駕駛人楊某神情坦然、態度配合,稱車是2016年1月份買的二手車,已轉戶妻子名下。民警檢查發現車的檢車貼、保險貼、行駛證、登記證書與號牌一致,從表面上看該車似乎沒問題。但細心的民警用行駛證比對風擋標牌發現車架號不符,打開機器蓋發現車架號被打磨掉了。沒有車架號不可能通過外檢轉戶!果然,進一步公安網查詢顯示,黑EU93XX對應的是一輛即將報廢的中型貨車。由此,民警斷定該車全套手續都是假的。在檢查中,民警並沒有簡單的對楊某的交通違法處罰了事,而是詳細詢問了車主購買二手車的細節,從而認定這是一起使用假手續出售二手車的刑事詐騙案件。中隊長舒暢馬上向大隊領導請示匯報,將案件移交民航路派出所處理。民航路派出所根據本案線索於4月22日將馬某某、彭某某刑事拘留,二人對上網低價購買報廢車、偽造相關手續,以19000元的價格賣給楊某的違法事實供認不諱。
楊某既是刑事案件的受害人,又是交通違法的當事人。根據《黑龍江省道路交通安全條例》關於交通違法當事人主觀方面的相關法律解釋,雖然他的確不知道該車手續是假的,不具備主觀故意,但是他存在疏忽大意的主觀過失:一是沒有到交管部門核實車輛信息;二是沒有原車到車管所做外檢轉戶;三是沒有查看車架號、發動機號;四是輕信素不相識的陌生人。鑒於楊某有以上主觀過失,民警對其使用其它車輛號牌的交通違法行為罰款5000元、記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