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旅游
搜 索
11.5萬只水鳥鍾情龍江七星河濕地 成群白額雁在濕地自由翱翔
2016-05-13 16:38:30 來源:人民網  作者:楊海全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人民網雙鴨山5月13日電 “這裡是經過三江平原農業開發40餘年後保存最完整,最具有代表性、典型性、自然性的北大荒原始風貌蘆葦沼澤類濕地自然保護區。”站在七星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入口處,保護區管理局局長董英來向記者介紹。

成群白額雁在七星河濕地上空自由翱翔。

  七星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黑龍江省北部,七星河中下游,在2萬公頃的土地所有權內,擁有河流、沼澤、蘆葦、小葉樟、沼柳等豐富的濕地生態系統,被譽為北大荒的核心區、三江平原上的“綠海明珠”。主要以丹頂鶴、東方白鸛、白琵鷺、白枕鶴等國家一、二級保護鳥類為主要保護對象,近年來,堅持“開發與保護,建設與管理”並重的原則,以生態建設為根本,以管理保護為主線,濕地保護取得可喜成績,成為珍稀鳥類棲息、駐足的天堂。

  “現在野雞、野鴨比以往多很多,進入保護區捕鳥、偷蛋的幾乎沒有了!”56歲的李美江在保護區工作了16年,企業轉制到保護區工作時,保護區還是縣級,如今保護區不僅晉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還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看著珍稀鳥類在這棲息繁衍,他說心裡別提多高興了!“高興!驕傲!在國際級的濕地自然保護區工作能不驕傲嗎?”

  同李美江同樣身份的還有其他24人,另外還有14名臨時管護員。5個管護站,1個遠程視頻監控中心,形成了完整的保護網絡,對全區實行封閉式管理。值得一提的是,保護區還積極開展社區共建活動,同與保護區相鄰的五九七農場、友誼農場、富錦三環泡保護區等單位達成場區、社區聯防共管協議,嚴厲打擊私自進入保護區內偷捕濫獵等違法行為。截至目前,保護區從未發生任何一起人為投毒致鳥死亡案件。

  務實的保護舉措引得鳥兒來。保護區內每年都能監測到40只以上的丹頂鶴和白枕鶴混合集群。去年,還發現了多處鴻雁的繁育群以及琵嘴鴨、白眉鴨等雁鴨類的繁育幼雛。今年4月,經濕地國際專家考察認定,在七星河濕地停歇過境的白額雁數量可能超過5萬只。“七星河濕地極有可能成為中國最大的白額雁停歇地。”國際水鳥專家John Howes在做國際濕地生態管理計劃調研時這樣說。

  目前,七星河濕地水鳥總量已達十一萬五千只左右。

責任編輯:王輝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