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14日訊 新生命的降臨對一個家庭來說本應是件幸福的事,可對居住在黑河市區護岸工程隊附近的28歲的劉穎來說,這份幸福僅僅維持了一個星期,就被突如其來的變故徹底擊碎:小兒子出生僅僅7天,就出現了便血和不明原因的嘔吐,送醫檢查後被診斷為體內多髒器異位、肝門靜脈血管畸形,需要做至少三次的手術纔有可能保住孩子的性命。

換做任何一位母親,都會傾盡所有保住孩子的命,可是對劉穎來說,憑一己之力,想要救回自己的孩子幾乎成為奢望。
怪病侵襲丈夫一家三人相繼失明2009年起,劉穎丈夫一家突然遭到隱性基因遺傳性眼病的侵襲,先是大姑姐雙目失明,隨後,大伯哥和婆婆也相繼因同樣的病癥失明。一家人東拼西湊欠下巨款,帶著年邁的母親進京治病,手術後也只是勉強恢復了光感,視力幾乎為零。
劉穎剛剛出生的兒子患病赴沈陽治療後,家裡僅剩下了三位盲人帶著一個精神失常的老人。劉穎的母親根本無法承擔家務勞動,大姑姐失明時間最長,已經漸漸習慣了黑暗的世界,能勉強摸索著為一家人做飯。這個家庭最大的“負擔”是精神失常的劉穎母親,為防止她走失,三個盲人日夜輪班把守著家門。節衣縮食,淒苦異常,還為遠方的親人揪著心。
家境貧困挽救幼子期待社會愛心劉穎和丈夫沒有固定工作,只能靠打工維持生計。多年來為了給母親及丈夫一家人看病,家裡早已是債臺高築,再也沒有錢能拿出來供小兒子手術。多年來,劉穎想過很多的辦法,黑河市紅十字會打破一個家庭救助一次的常規,先後三次伸出援手,民政部門也幾次組織捐款,給予力所能及地幫助。在沈陽治療期間,當地紅十字會也慷慨解囊,拿出5萬元的救助金,幫助孩子完成了第一次手術。可是要想救回孩子的性命,眼下仍需要進行兩次大規模的手術和近20萬元的費用。婆婆放棄了原定今年初的手術,把全部的錢都拿來搶救孩子。她說,只要能救回孫子的命,就算自己一輩子都看不見也心甘情願。
身邊有些人勸劉穎,放棄這個孩子。劉穎卻說,不管怎樣,都不會放棄搶救,哪怕用自己的命能換回兒子的健康,她也心甘情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