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龍山國際旅游度假區位於哈爾濱市東南,距主城區48公裡,公元1115年金朝在此定都歷四帝38年,是金代發祥地,故得名“金龍山”。金龍山位於哈爾濱市長江南路48公裡處的金代發祥地阿城區境內,其主峰海拔826米,是哈市第一高峰,度假區總面積300平方公裡。有“橫頭山、吊水壺、胡凱山和松峰山四大景區。有“金源、森林、地質、紅葉”四大文化,和“資源、環境、地域”三大優勢,及“紅葉、杜鵑、古樹、奇石、溪流、文物、雲海、日出、松濤、冰雪”等十大看點。金龍山國際旅游度假區於2007年9月開園試營業,經過幾年的開發建設,目前已是國家級森林公園,省級地質公園,省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2009年被列為全省十四處重點開發建設的旅游名鎮和景區之一,2010年被省旅游局評選為“黑龍江100個最值得去的地方”。來視察的國家相關部委和省市領導,對金龍山的資源開發和建設以及後花園定位,都給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金龍山是養生、休閑、避暑、度假的最佳選擇,哈爾濱的後花園。
北京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李博生的評語:橫頭山生態系統非常豐富,林相和景觀很好,黃菠蘿、紫椴、紅松等珍貴樹種藥材和這麼粗大的紅葉——白牛槭樹難得少見,非常貴重,而且有罕見的濕地、古樹、野生動物,體現了物種多樣性,這裡的森林價值極高!離哈爾濱這個大城市這麼近,能夠保存下來未采伐,是名副其實的原始林,別說在黑龍江省是個寶貝,在全國也罕見,這裡的林相填補了我國森林分布圖譜中“溫帶針闊混交林向暖溫帶闊葉落葉林過渡段”的空白。
省地礦專家認為:金龍山(橫頭山)
地質地貌屬於“噴出岩”和“侵入岩”二者兼而有之的山體,全省僅此一家,有別於其他地質公園,這種地貌形成於2—3億年前的火山噴發。
金龍山以森林景觀為主體,以蒼山岩壁為骨架,以清泉溪流為脈絡,古跡人文點綴其間,形成了“奇山、怪石、古樹、林海、文物、山泉、動植物”為獨特秀麗的風景。
1.金龍山旅游名鎮:金龍山旅游名鎮是黑龍江舉全省之力重點打造的14個旅游名鎮之一。目前,金龍山旅游名鎮已基本建設完成,具備一定的旅游接待能力。
2.蛙鳴溪:蛙鳴溪中水流淙淙,溪間綠草如茵,崖間溪畔,山花爛漫,奼紫嫣紅,花間蜂舞,蕊上蝶翩,草叢傳來陣陣蛙鳴聲,林中時有鳥叫聲,可謂是一首首絕妙的自然交響樂。
3.紅葉谷:紅葉谷內多白牛槭、色木槭、青楷槭、茶條槭、紅松等樹木,每年9月25——10月5日滿山的白牛槭、色木槭、青楷槭、茶條槭等樹木的樹葉由綠變黃再變紅,加上紅松點綴其中,可謂是萬紫千紅,層林盡染,紅葉映天。
4.千年龍鳳樹:金龍山北側的溝谷裡生長著兩棵五人合抱、千餘年的古楊樹,龍樹側枝形似許多條“龍”攀附其樹乾故而得名,鳳樹胸圍達7米,直徑2.2米,樹洞下能容4個人,樹冠幅佔地400多平方米。
5.情侶樹:位於路旁,也叫“夫妻樹”,又叫“鴛鴦樹”,由一棵白樺和一棵柳樹自然生長而成,所有途經此樹的情侶必在樹前留影拍照,並許下美好的願望。
6.杜鵑谷:杜鵑谷長約700米,谷內遍布野生紅杜鵑,待杜鵑花開時,景色煞是怡人。
7.三棵針園:三棵針在降壓、抗菌、昇白等方面藥用價值較大,在金龍山森林公園北部有一片近百畝的天然三棵針園。
8.盆景王:一棵樹根彎曲而樹乾筆直的青楊樹,像一根粗大的高爾夫球杆傾斜盤踞於一塊岩石之上,周邊有一些形態各異的小灌木和小怪石錦簇於其中,猶如一個天然大盆景。
9.白樺塔頭濕地:在蛙鳴溪內的白樺林中,有眾多形成於幾萬年前的塔頭濕地,塔頭是一種高出水面幾十厘米甚至一米的草墩,是由沼澤地裡各種苔草的根系死亡之後再生長、再腐爛、再生長,周而復始,並和泥灰碳長年累月凝結而形成的,當地人稱它為塔頭墩子。塔頭濕地是典型的濕地類型之一,常與白樺林木伴生。金龍山的塔頭墩子平均壽命為八百年,塔頭可分解、吸收自然界中潛在的有害物質和滯留沈淀物,有涵養水源、調節水流、蓄水防洪、調節氣候等功能。
10.原始森林:金龍山萬木蒼翠、綠茵遍地,共有蕨類植物和種子植物70餘科1000餘種,森林茂密,樹木參天,負氧離子含量高達5萬個/立方厘米,整個公園就如同是一個天然的大氧吧。公園內紅松、水曲柳、黃波羅、紫椴、核桃楸等珍貴樹種隨處可見,白樺、槭樹等到處可尋。有林業專家稱:金龍山的林相填補了我國森林分布圖譜中“溫帶針闊混交林向暖溫帶闊葉落葉林過渡段”的空白。因此,幾萬畝的原始森林也是重要的旅游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