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三辣』書記——記勃利縣搶墾鄉前程村黨支部書記聶喜軍
2016-05-20 08:20:12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孫佳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5月20日訊 在勃利縣搶墾鄉前程村,當地的村民喜歡稱黨支部書記聶喜軍為『三辣』書記。別稱的由來,是因為聶喜軍把前程村的辣椒、毛蔥和大蒜事業乾得紅紅火火,成功走出了一條『三辣』特色產業發展之路。

  15年前,聶喜軍除了耕種土地外還經銷水果,日子過得有滋有味。在他走向小康之時,村裡的大多數村民還是『靠天吃飯』、收入來源單一。2000年,聶喜軍憑借對村裡事業發展的熱情和衝勁兒,挑起了村黨支部書記的擔子。剛上任那會兒,村裡問題如麻。村級債務高達220萬元,沒上賬的還有56萬元。天天要債的堵上門,水電費都付不起,冬天村辦公室和學校煤都買不起,村黨支部沒有固定辦公場所,組織活動幾乎空白,黨員隊伍渙散。『大年三十,不能回家團圓,只能帶上方便面外出躲債……』如今坐在寬敞明亮的辦公室裡,聶喜軍回憶起當初的一幕幕,感嘆道:『面對挑戰的人生纔有意義。』

  聶喜軍心裡清楚,光靠一個人苦乾、硬乾是不行的,要發動群眾集思廣益。針對前程村村民有著多年種植小辣椒、大蒜、毛蔥等經濟作物經驗的實際,他帶領村兩委班子利用近3個月時間進行調查分析和反復論證。

  他發現『三辣』市場前景廣闊,於是把發展思路鎖定在小毛蔥上,並通過毛蔥種植,帶動辣椒、大蒜種植。黨支部號召村『兩委』成員自掏腰包承包土地試種『三辣』經濟作物,創特色品牌的發展思路。

  『喊破嗓子不如乾出樣子』。為使『三辣』產業規模化、科技化,聶喜軍組織10戶村民成立了『火紅毛蔥專業合作社』,帶領人員到外地考察學習。2001年,他帶領村兩委班子啟動了『三辣』種植產業,當年落實種植面積1000畝。在村『兩委』的堅持和農技站技術人員的幫助下,當年喜獲豐收。好項目的成功定位讓百姓看到了致富希望,對村黨組織也增加了信心。

  為發展壯大『三辣』經濟,聶喜軍積極協調各級部門為村內毛蔥種植小區打抗旱井38眼,總投資315萬元配套滴灌微噴,有效保證了『三辣』作物增產增收。他還帶頭學習先進種植技術,在全村推行毛蔥、白菜輪作制,真正把1畝地當成2畝地用。他還提出:發展『三辣』特色農業,黨支部要培養種植大戶,更要把種植大戶培養成黨員,進而讓他們把全村人帶動成種植大戶。2012年,前程村在毛蔥合作社成立了黨組織。聶喜軍向記者介紹說:『在合作社18名黨員中,有10名是新發展的種植大戶黨員,現在想入黨的積極分子多達90多名。』如今,村班子帶領種植大戶流轉土地7000畝,這些大戶帶動全村90%的農戶參與『三辣』產業,並輻射周邊6個鄉鎮30多個村屯。

  功夫不負苦心人,如今前程村與山東金鄉、廣西平祥等四家蔬菜進出口貿易公司建立了供銷關系,產品出口美國、俄羅斯、日本、韓國、泰國、越南等國家,由協會按照商定標准統一組織生產和供貨,實現長期合作。前程村也先後被列為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村,獲得了國家有機蔬菜基地認證,成為我省東部毛蔥銷售集散地。

【專題】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95周年

【專題】黑土地新英雄榜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