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4月30日訊 大慶市肇州縣永勝鄉豐產村曾經是玉米種植大村,畝產效益低,鄉親們過著緊日子。村支書王文德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反復琢磨全村致富路子在哪裡?隨著縣鄉“一村一品”精品農業發展戰略的提出,王文德豁然開朗,產生了發展烤煙的想法。經過到縣農業部門、煙葉公司、鄉政府等地虛心求教,他心裡有了“譜”,大膽開啟了豐產烤煙產業化的三部曲。
黨員乾部帶頭,打響了烤煙生產“第一槍”。為了讓鄉親們吃上“定心丸”,王文德自己種了100畝烤煙,村“兩委”班子成員在他的帶動下,都成了烤煙種植帶頭人,大伙看王文德他們敢這麼種,也放開了膽子。村裡當年烤煙面積從原來的不到百畝上昇到1258畝。2014年全村種植烤煙6000畝,純效益達1200萬元,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2.1萬元,不少人當年就蓋上了紅磚房。
高投入高產出的烤煙產業,倘若哪個環節出問題,對煙戶來說都是一場災難,常常是一場冰雹就會使煙農血本無歸。為此,王文德確定兩個方案,一是與氣象部門建立聯系,及時掌握小氣候,並在種植烤煙的地區安放高防炮,以此驅散降水雲。二是與保險公司簽訂保險協議,降低自然災害損失。
煙農分散經營,單打獨斗,烤煙種植不成體系。面對這些難題,王文德在支部建制上動起了腦筋,經鄉黨委批准,依托勝豐烤煙種植合作社建立黨支部,把骨乾黨員劃給合作社支部,王文德任黨總支書記兼理事長,通過“支部+合作社”的模式,為煙農找到了依靠。2013年以來,烤煙合作社支部一戶一戶做工作,以每畝600元的高價流轉土地近萬畝,以合同形式固定流轉年限,使煙農的生產經營相對穩定。合作社支部書記、黨員、村乾部帶頭種烤煙並落實幫帶責任,落實訂單、落實煙田保險、落實烤煙生產承包責任,明確煙農與公司雙方的權利義務,帶領煙農走上了“流轉土地、集中經營、連片種植、擴大規模”的發展之路。合作社采取統一播種、統一育苗、統一田管、統一烘烤、統一銷售的模式,在推進專業化生產的每個環節都有專業人員把關,完全按規程操作,使煙葉品質和效益得到保證。
豐產村烤煙產業的蓬勃發展,得到了省市縣煙葉公司領導的高度評價,他們說:“如果都能像豐產村煙葉這樣豐潤飽滿、色澤厚重,我們的產業就名副其實的是黃金產業了。”正是看中了豐產村發展烤煙的雄厚基礎,省煙葉公司投資973萬元,在豐產村興建全省第一個烤煙科技園區,豐產烤煙正逐步走向產業化、自動化、智能化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