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真情時刻
搜 索
牡丹江鏡泊湖畔的好民警:三次大手術後依然堅守崗位
2016-05-22 10:10:44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米娜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5月22日訊 鏡泊湖畔,黑吉兩省交界處的公安檢查站中,一名老交警登上一輛滿載游客的旅游大巴進行安全檢查。在游客們的眼中,他是如此平凡——那風霜侵蝕的面容就是人們印象中老警察的標准形象;但在他身邊的戰友眼中,此刻的他卻是如此不凡——厚厚的執勤服包裹的他患有急性腎衰竭、甲狀腺癌和淋巴癌,先後經歷過三次大手術的身體,支橕他一如既往堅守一線。他,就是公安部二級英模,寧安市公安局交警大隊民警劉國瑞。

  司機心中的“地標性”警察

  1964年出生的劉國瑞自1988年從部隊復員後來到寧安市公安局交警大隊工作至今已28個年頭。

  夏天,頭上烈日炎炎,路上滿是風沙和泥土,汗水還未流過臉頰就被泥沙凝固,形成交警特有的“火山泥”面膜;冬天,白毛風卷起一輪一輪的大煙炮,刮起砂礫般銳利的雪粉,在零下三十攝氏度的低溫下,在交警的手和臉上刻畫出一道道血痕……在鏡泊湖中隊的20年間,劉國瑞從小劉變成了老劉,但隊裡在崗位上時間最長的,一直都是他。經劉國瑞查處的交通違法行為近萬起,從來沒有發生過行政復議、行政訴訟和被投訴的問題。在從東京城鎮至鏡泊湖的廣袤大地上,這名皮膚黝黑的大個子交警漸漸地成了司機和行人心中的“地標性”警察。

  三次大手術後依然堅守崗位

  2005年6月10日,沙蘭鎮發生了200年一遇的特大山洪。當時劉國瑞正因急性腎衰竭在醫院治療,聽說同志們都去了抗洪一線,他在病床上再也呆不住。他不顧醫生的反對和妻子的苦苦哀求,毅然拔掉針頭,帶著藥物趕到了抗洪一線。一去就是兩個月,每天從早到晚,除了換班吃飯,十多個小時劉國瑞都站在洪水過後泥濘不堪的道路上。從抗洪一線回來,他直接住進了醫院。2013年5月28日至2013年12月17日不到7個月的時間,為治療癌癥劉國瑞先後做了兩次大手術。但每次都是術後出院不到一周,就重新回到工作崗位。2013年11月18日,就在他第二次手術前,由於寧安境內連日普降大雪,牡復高速公路發生嚴重“雪阻”,省界復興收費站滯留車輛百餘臺、延綿數公裡,被困群眾多達200餘人。雪情就是命令,作為交警大隊中駕駛技術最好的民警,劉國瑞當仁不讓地駕駛著為受困群眾運送給養的前導車,突擊50公裡,衝破遮天蔽日的暴雪,將救命的給養送至受困群眾手中。連續奮戰40餘個小時後,道路終於疏通了,當最後一輛被困車輛成功離開後,劉國瑞累得一下子癱倒在了雪地上,最後被幾名同事抬上警車送至了醫院。

  由於癌細胞轉移到左頸淋巴,2014年12月26日至2015年1月9日,他第三次入院手術。出院後10天,又不顧領導、同志和家人的勸說,再次頑強地回到了他所熱愛的工作崗位,白天在查驗崗工作,每天平均查驗20多輛車,晚上主動和同志們一道值班夜巡。同事和領導紛紛勸他:“剛手術完,你休息休息吧!”他卻說:“回家一脫下警服,感覺自己就是一個虛弱的中年人,但只要穿上警服站在路面上,勁頭和精氣神一下子就又重新回來了!”

  默立三尺交通崗續寫警界傳奇

  2015年以來,劉國瑞愛崗敬業、恪盡職守,用超人般的毅力對抗病魔堅守於公安一線的事跡漸漸被寧安人民所熟知,在掌聲與榮譽面前,劉國瑞沒有絲毫動搖,依舊堅守於平凡、艱苦、枯燥的一線崗位上,繼續默默地守護著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進入冬季,除正常的勤務外,劉國瑞所在的中隊每周都需要前往距寧安百公裡外的復興省際執法檢查服務站執勤48小時,對於這項必須在戶外惡劣嚴寒氣候下完成的勤務,劉國瑞身先士卒,從2015年至2016年長達5個月的漫長冬季執勤中,從未缺席一次。

  2016年春節期間,黑吉交界處下起罕見凍雨,1000餘名前來游玩的南方游客被困於東京城附近。經黑吉兩省警方協商,決定派出警力接力護送游客抵達安全區域。正在執勤的劉國瑞再一次主動請纓扛起了重擔,他駕駛前導車帶領近30臺旅游大巴小心翼翼地穿過凍雨肆虐的冰封路段,成功將1000餘名游客引導至安全區域。在游客的歡呼聲中,劉國瑞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從1988年穿上警服至今,光陰似箭,28年間很多事情都在改變,但劉國瑞卻始終按照自己心中那條離群眾最近的直線默默向前,本色不改,初心不忘,矗立於鏡泊湖畔,堅守於交通線上。回顧28年的從警生涯,劉國瑞說:“在工作崗位多乾點工作、為群眾多做點事,我覺得心裡踏實又舒心,這輩子有奔頭、有價值。當交警是我無悔的選擇,我願用自己的一生守護家鄉交通大動脈,做鏡泊湖畔永不停歇的‘紅綠燈’。”

責任編輯:王輝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