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23日訊(記者 雷蕾)5月1日晚23時30分,當大家沈浸在五一小長假的歡愉之中時,黑龍江省訥河監獄四監區副監區長杜世民卻因心髒病突發,倒在了他心愛的工作崗位上,年僅48歲。
杜世民雖然只是一名普通的副科級乾部,可領導卻說他是監獄不可缺少的“拓荒牛”;他沒做過驚天動地的事,可身邊的民警卻說有了他,好像雷鋒在身邊;他沒有對家庭付出多少,可所有的親人都不怨他,把他當成了天,比作了山;他只有初中文化,可接觸過他的人卻說,不知道為什麼,每次與他談話,心結都會被打開……

杜世民
不甘落後的“看押員”
上世紀九十年代的訥河監獄,條件非常艱苦。“早上3點半,晚上看不見”是當時的工作常態,“夏站三伏驅蚊蟲,冬立三九頂風雪”更是看押員的真實寫照。杜世民在這樣的環境中,一站就是6個春秋。
6年裡,杜世民在完成好看押和警戒任務外,還留心觀察管教員的管理、組織、講評方法,勤問、多請教。收工後,杜世民自己模擬場景,對著牆壁講評、指著電線杆布置任務、望著一大片豆田喊口號,他的努力和用心早被監區領導看在眼裡,記在心裡。1998年1月,杜世民被抽調當上了管教員,從此他成為了一名真正的監獄人民警察。
杜世民(右二)2015年度被評為優秀監獄人民警察。
身懷絕技的“管教員”
改造服刑人員,不是一朝一夕,更不是一句話兩句話的事,需要拿出真本事。剛剛接觸服刑人員的杜世民,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以前扛槍的時候,服刑人員都躲著自己走,現在服刑人員卻天天圍著自己轉,這讓杜世民一下亂了方寸。
經過一段時間的認真思索,杜世民給自己定下了“三遠三近”的原則。即:離無事獻殷勤、願意挑撥是非、油嘴滑舌的服刑人員遠一點;離家裡沒人管沒人問的“三無”服刑人員,情緒消極、顧慮重重的“心事”服刑人員,行為衝動、惡習難改的“頑危”服刑人員近一些。這個原則掌握好後,在杜世民身邊影響他視線和判斷的服刑人員少了,工作環境清朗了,杜世民對改造工作也開始變得游刃有餘起來。
服刑人員張某剛滿21歲,家中只有一個生病的母親,聽說母親病情加重,張某寢食難安,消極改造,甚至萌生了一些過激的想法,杜世民了解情況後,主動聯系張某的母親,並匯去了500元錢。張某感動不已,從此安心改造,提前減刑回家。類似張某這樣的例子在杜世民的改造成功案例中還有很多……
沒有親人的“三無”犯是監獄裡一個特殊的群體,因缺少家庭的關愛,沒有對親情的企盼,往往“破罐子破摔”,容易走極端,杜世民深知“三無”服刑人員對監獄安全的重要性,所以一直對他們傾注了更多的心血,把“三無”服刑人員當“親人”看,只要發現思想上有波動,他就立即進行疏導,只要知道生活上有困難,他就隨時自掏腰包幫助解決。16年來,杜世民花在“三無”服刑人員身上的費用少說也有兩三萬元,但杜世民從沒計較過。
熱心腸的“好二哥”
杜世民在家裡兄弟中排行老二,所以大家都管他叫“二哥”。在訥河監獄流行這樣一句話“有困難,找二哥。”在同事眼裡杜世民就是助人為樂的“活雷鋒”,誰家有事他必到場。
同事老胡得了肺結核,值不了夜班,但考慮監區警力少,不好意思張嘴說,大半年內杜世民看他實在不舒服時就主動替他值班,讓老胡感激不已;新警小馮和小王家都在外地,2012年春節,為了讓倆年輕人回家跟父母團聚,杜世民把他倆的班都包了,連續在監區值班11天,讓兩名新警終身難忘;年輕民警小馬的母親頸椎病手術後生活無法自理,小馬因為工作無法經常回家照顧和探視,杜世民了解情況以後,主動替小馬值班,並為其母親購買了藥品和營養品,小馬感地流下了眼淚。
親人眼中的“頂梁柱”
自從參加了工作,杜世民早出晚歸,根本顧不上家。但家人都理解他,父母心疼他,妻子不怨他,兄弟姐妹支持他,因為在他們眼裡,杜世民當的是警察,乾的是正事,他是全家人的驕傲。
為了讓母親安享晚年,搬出低矮的平房,杜世民省吃儉用給老人在場部買了一室一廳的樓房,母親有顧慮,他就騙母親說是去給他看著點兒房子,同時為了照顧家庭環境較差的妹妹,他又以照顧母親為由,特意讓妹妹搬去和母親同住,而平時的柴、米、油、鹽杜世民早就備好了。
杜世民的妻子王立平是老萊農場的一名普通職工,衝著杜世民的實在、厚道和上進兩個人走到了一起,花開花落二十餘載,她與杜世民花前月下的時候少之又少,更多的是獨守空房和對丈夫上崗後的擔懮,再就是獨自帶大兒子和孝敬雙親的辛酸。
也許是父親的繁忙,杜世民的兒子從小就承擔起了男子漢的責任,比同齡的孩子多了一分成熟和穩重。雖然杜世民忙得顧不上兒子的學習,可兒子卻繼承了他的勤奮和好學,如今已是大連工程監理學院土木工程系一名大四學生。
最後一天的“堅守”
2016年5月1日這天是杜世民的正班,一大早他就趕到了監區。上午,他先是組織人員運出習藝成品並取回習藝原材料,然後對分管包教的3名服刑人員分別進行談話教育。下午,他獨自到習藝車間檢驗最近的習藝成品質量,一忙就是3個多小時。離開車間前,杜世民進行了細致的安全防火檢查,對重點部位、警戒設施進行了認真登記核對。晚上回到監區後,他又組織當日值班民警進行了一日工作總結,並對次日工作做出安排和部署。因同班的一位老民警不適應新的監管工作形勢,覺得對民警約束太多,一直有情緒,所以杜世民每次值班都把他找過來嘮一會,采取各種方法進行開導,當天也不例外。經過一個多小時的長談,這名老戰友內心的抵觸逐漸消散。當這一切都結束時,已經是晚上十點半了。
22時50分左右,分監區的民警上衛生間時,發現杜世民已經失去意識倒在了臥室地上。同事們立即將其送往獄內醫院救治,當晚23時30分,杜世民因心髒病搶救無效去世。
杜世民一生的榮譽並不多,但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是最優秀的民警,因為他從不計較個人的得失,總是把榮譽讓給年輕的同事和其他人,他是臺下的勞模、幕後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