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龍江大小事
搜 索
[編輯推薦]端午將至粽子熱銷 小編帶你看粽子各大『門派』
2016-05-24 17:21:36 來源:東北網綜合  作者:張廣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5月24日訊“碧裝束裹三角尖,玉帶一縷腰間纏。未解羅裳清香送,無限誘惑在裡邊。”盡管距離端午還有半個多月的時間,但不少地方的粽子已經提前上市了,且銷售情況不錯。記者走訪大慶市各大市場及超市發現,最近包粽子所需要的糯米、蜜棗、棕葉等原料及速凍粽子,賣得正火,一名營業員告訴記者,這兩天來買糯米的顧客特別多,一天能賣出200斤。

  相比起大慶市粽子的熱銷,齊齊哈爾市的粽子來得更早,一個月前便已“搶灘登陸”,記者5月8日在齊齊哈爾市的一些商場、超市走訪時了解到,各種口味的粽子已經搶灘上市,超市的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雖然離端午還有一個月的時間,但不少消費者已經開始嘗鮮。

  粽子作為中國歷史文化積淀最深厚的傳統食品之一,各地的吃法都有不同,小編這就帶你看看粽子的各大“門派”。

  

北京粽子。

  北方派

  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種就是北京粽,北京粽子個頭較大,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目前,市場上供應的大多數是糯米粽。在農村中,仍然習慣吃大黃米粽。黏韌而清香,別具風味,北京粽子多以紅棗、豆沙做餡,少數也采用果脯為餡。

  稿件內容由東北網新聞頻道制作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轉發或鏡像,違者必究。 


  

廣東粽子。

  廣東派

  廣東粽子作為南方粽子的代表品種,與北京粽子相反,個頭較小,外形別致,正面方形,後面隆起一只尖角,狀如錐子。品種較多,除鮮肉粽、豆沙粽外,還有用咸蛋黃做成的蛋黃粽,以及雞肉丁、鴨肉丁、叉燒肉、冬菇、綠豆等調配為餡的什錦粽,風味更佳。

四川辣粽。

  四川派

  四川粽子為四川千古流傳的漢族名點小吃之一,屬於端午節食俗。四川人嗜辣,所以粽子也有甜辣之分,四川的辣粽,因制作講究,工藝復雜,口味獨特。制法是先把糯米、紅豆浸泡5至6小時,將水倒出,放入椒粉、川鹽、味精和少許臘肉,用粽子葉包成約60克一個的四角粽。煮熟後食之,香辣適口,風味獨特。

  稿件內容由東北網新聞頻道制作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轉發或鏡像,違者必究。 


蘇州粽。

  蘇州派

  蘇州粽子是江蘇蘇州傳統的漢族名點,呈長而細的四角形,有鮮肉、棗泥、豆沙、豬油夾沙等品種,具有配料講究、制作精細等特色。如豬油夾沙粽子,選用上等紅小豆,煮熟後去皮濾沙,再加入成倍的砂糖和適量的油脂制成餡,裹紮時餡裡還夾有一塊肥肉,煮熟後晶亮甜美,油潤清香。

嘉興肉粽。

  嘉興派

  嘉興粽子是浙江嘉興漢族傳統名點,具有悠久歷史。嘉興粽子以糯而不糊,肥而不膩,香糯可口,咸甜適中而著稱。尤以鮮肉粽最為出名,被譽為“粽子之王”。嘉興粽子因其滋味鮮美,攜帶、食用方便而備受廣大旅游者厚愛,有“東方快餐”之稱。

  稿件內容由東北網新聞頻道制作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轉發或鏡像,違者必究。 


海南粽子。

  海南派

  海南粽子是一道傳統的漢族小吃,屬於端午節食俗。與大陸的粽子不同,它由柊葉包成方錐形,重約半公斤左右,糯米中有紅燒雞翅、叉燒肉、臘肉等食材。海南粽子又以定安黑豬肉粽、儋州洛基粽子、澄邁瑞溪粽子最為馳名。此外,海南粽子還有將草木灰泡水後取上層清液浸泡糯米後,制作的鹼水粽。

山東黃米粽子。

  山東派

  在諸多品種的粽子裡,輩份最大,資格最老的,當首推山東黃米粽子。選用黃黏米包裹的粽子黏糯,夾以紅棗,制品風味獨特,食用時,可根據食客習慣,佐以白糖,增加甜味。

  稿件內容由東北網新聞頻道制作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轉發或鏡像,違者必究。 


閩南粽。

  閩南派

  廈門、泉州的燒肉粽、鹼粽皆馳名海內外。燒肉粽精工巧作,糯米必選上乘,豬肉擇三層塊頭,先鹵得又香又爛,再加上香菇、蝦米、蓮子及鹵肉湯、白糖等,吃時蘸調蒜泥、芥辣、紅辣醬、蘿卜酸等多樣佐料,香甜嫩滑,油潤不膩。閩南話“熱”與“燒”同含義,所謂“燒肉粽”,就是要趁熱而食的粽子,熱食則更有風味。

西安蜂蜜涼粽子。

  西安派

  西安作為著名古城,吃粽子的方式也與其他地方不同,每當夏季來臨之時,在西安古城就有既不包餡,又不夾果,全用糯米制成的夏令風味小吃——蜂蜜涼粽子,吃時用絲線或竹刀割成小片,放在碟子裡,淋上蜂蜜或玫瑰、桂花糖漿。吃起來筋軟涼甜,芳香可口,沁人肺腑,別有風味。

  稿件內容由東北網新聞頻道制作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轉發或鏡像,違者必究。 

[1]  [2]  [3]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張廣義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