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5月25日訊24日,記者從省環保廳獲悉,經國務院審定,黑龍江省北極村、公別拉河、碧水中華秋沙鴨和翠北濕地4處自然保護區晉昇為國家級。截至目前,我省共建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40個,數量居全國第一位。
記者從黑龍江省濕地保護管理中心了解到,我省近年來不斷加大濕地保護力度,出臺濕地保護地方法規,推行流域保護理念,對國際重要濕地進行生態補水,使得濕地生態作用日益凸顯,並建設了紮龍、三江、興凱湖、洪河等8處國際重要濕地,數量居全國之首。

翠北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位於伊春市五營區,面積27730公頃,保護區屬於內陸濕地和水域生態系統類型,具有水多、泡多、多水域無污染、土壤過濕等特點,主要保護對象為溫帶濕地生態系統、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
碧水中華秋沙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位於伊春市帶嶺區,面積2535公頃,保護區內保存著完整的自然植被和森林溪流生態系統,河流兩岸保存著數量較多的大青楊、榆樹等樹種的孤立木和枯立木,為中華秋沙鴨的棲息、取食和繁殖提供了理想場所。
北極村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地處大興安嶺地區漠河縣,面積137553公頃,屬於森林生態系統類型,包括森林、灌叢、草甸、沼澤和草塘5大類,35個類型生態系統。主要保護對象為寒溫帶明亮針葉林生態系統、珍稀瀕危物種及具有獨特價值的樟子松林和火燒跡地。
公別拉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位於黑河市愛輝區罕達汽鎮境內,面積47983公頃,屬於內陸濕地和水域生態系統類型,豐富的濕地生態系統、原生性沼澤植被及珍稀動植物資源是該保護區生態系統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