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寧城區全景。
從東寧口岸入境的俄羅斯游客。
黑龍江日報5月26日訊 五月的邊城東寧,氣溫驟昇,群山疊翠,一切變得盛夏般火熱。學講話,謀振興,闖新路,敢為人先的東寧人熱情滿懷,全面對接“龍江絲路帶”,實施經貿大轉型,勇立“沿邊開放”、“全面振興”的大浪潮頭。
回望過去,東寧市在對俄經貿合作、特色農業發展、新型工業化建設和現代服務業提檔昇級等方面獲得重大突破,成為中國沿邊開放帶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喜看今朝,撤縣設市成功,國家級開發開放試驗區獲批,東寧的喜事紛至沓來,東寧的未來希望無限。在嶄新的起點上,東寧市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以“兩學一做”為動力,以突破十大重點工作為抓手,積極打造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全面對接“龍江絲路帶”、全力推進“五城同建”和美麗鄉村建設。今日東寧,正沿著全面振興的新路子,傾力建設實力、活力、進步、魅力、幸福新東寧,向著更寬更廣領域揚帆啟航。
做全省對俄經貿轉型昇級的開路先鋒
東寧曾經在中國對外開放的歷史上留下輝煌印記。而今,東寧人發揮區位優勢,乘試驗區獲批的東風,全面對接“龍江絲路帶”,實施經貿大轉型,正努力開創開放型經濟發展新局面
恰似春雷一聲響。4月19日,國務院批復同意設立黑龍江綏芬河—東寧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讓東寧又一次走在了開發開放的前沿,成為全國各地關注的焦點。
年初以來,東寧市對外開放發展的思路越來越明晰,他們積極推進中俄(東寧)跨境經濟合作區建設,努力實現陸海聯運通道與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之間的點對點互聯互通,當好牡丹江開放型經濟發展龍頭,做全省對俄經貿轉型昇級的開路先鋒,更好地促進中俄戰略合作的發展。
試驗區的批復,成為推動東寧及全省對俄經貿快發展的強大引擎,東寧將解讀好、試驗好、爭取好、對接好、推進好,改革創新先行先試,發揮好對俄開放的重要窗口、參與東北亞合作的重要前沿的作用,在原有對俄貿易的基礎上,東寧鼓勵擴大新品種和優勢品種進口,加快推動新的互貿辦法制定和落實,著力提昇東寧口岸戰略地位,打造一批化工品、綠色食品等特色商品進出口口岸。
全面實施“互聯網+俄羅斯”戰略,東寧高效運營電子口岸,充分利用互市貿易區和東寧經濟開發區,打造“互聯網+中俄跨境電商”試驗產業園區,引導企業在東寧建立“邊境倉”,探索符合東寧實際的BTB跨境電商模式。同時,利用俄羅斯濱海邊疆區內的東寧境外園區,打造中國在境外最大的“海外倉”。
俄羅斯烏蘇裡斯克經貿合作區。
東寧華信中俄農業合作區。
近年來,東寧不斷加快“走出去”步伐,東寧口岸已經形成到達俄羅斯歐洲部分市場最通暢、最快捷的物流通道,東寧境外園區建設走在全國前列,烏蘇裡斯克經貿合作區、華信中俄(濱海邊疆區)現代農業產業合作區是兩個國家級境外園區,濱海華宇經貿合作區、華洋境外綠色農業園區也是按照國家級境外園區標准建設。
如今,以5個境外園區為依托,東寧正構築一個著眼於“龍江絲路帶”和東北亞區域的跨境連鎖加工產業聯盟;以境內外園區和互貿區為依托,正積極建設以境內外園區為載體,橫跨瑚布圖河,集貿易加工、旅游為一體的中俄(東寧)跨境經濟合作區,擴大中俄海關監管結果互認商品范圍,實行俄羅斯公民進入試驗區免簽證政策,授予試驗區自駕車出入境審批權限。
俄羅斯液化石油天然氣在東寧口岸首次通關。
近兩年,東寧加快推進鐵路、公路、口岸和機場等基礎設施建設,全力推進“三鐵、兩公、一橋、一機”建設,即推進東綏鐵路、東琿鐵路、中俄東烏鐵路建設,推進國道丹阿公路吉黑省界(琿春)至東寧段改擴建工程、東寧(三岔口)至寧安石岩鎮公路建設,力爭東寧口岸界河橋改造和綏東機場早日開工建設,破解向北、向南、向東發展的交通瓶頸,形成北接“龍江絲路帶”陸海聯運大通道,南連琿春“借港出海”大通道,東接俄羅斯“濱海1號”國際運輸通道的國際商貿新通道。同時,東寧積極與牡丹江華晟物流公司開展合作,依托其在陸海聯運領域的優勢,發揮東寧口岸陸路運輸通關便利化優勢,全力打通經東寧口岸出海的集裝箱陸海聯運新通道。
產業昇級讓邊城經濟發展提檔提速
產業項目是發展的基石,它為東寧經濟增長提供了廣闊空間和持久動力,讓邊城全面振興的夢想,成為看得見、摸得著的現實
年初以來,東寧市向經濟建設這個中心聚焦發力,加快產業項目昇級發展步伐,實現更有質量、更有效益、更有效率的發展模式。今年該市重點推進千萬元以上項目80個,計劃總投資608.2億元,當年計劃投資28億元。截至4月末,完成投資21.2億萬元,實現開復工項目40個,其中產業項目22個,城鎮化及基礎設施建設項目13個,民生項目5個。目前,東寧一街綠色食品產業項目、佰盛食用菌全產業鏈項目、祿源酒業二期工程、羅家店水電站項目、綏芬河濱河生態公園等多個重點項目正在加快推進建設。
東寧德豐菌袋生產車間。
東寧市發揚產業基礎堅實的長處,大力發展黑木耳產業、葡萄酒產業和林果產業。東寧黑木耳產量全國最大,品牌價值433.14億元,近年來,他們突出食材精加工和保健食品開發兩大導向,積極招引域內外實力企業建設黑木耳精加工項目。東寧葡萄酒產業建有全省最大的冰紅酒酒莊,東寧葡萄酒獲“年度十大中國葡萄酒”和“年度最具潛力中國葡萄酒”稱號,打造觀光種植、產品加工、展示銷售及旅游休閑“四位一體”的現代葡萄酒莊園經濟。立足東寧生態優勢和產業優勢,通過土地流轉,集中經營,組建成立集生產、旅游、觀光、銷售、運營和加工為一體的現代化產業化集團,實現東寧規模化發展、高端化銷售和品牌化營銷的目標。
東寧寶榮中俄農副產品批發市場。
東寧市一街綠色食品產業集群,是中國、新西蘭兩國農業產業合作在我省落地的三個項目之一,也是東寧繼黑木耳產業之後又一富民立市項目,計劃總投資10億元,力爭五年內建成年屠宰加工5萬頭優質肉牛龍頭企業,將形成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綠色食品產業集群。
近日,東寧市鑫源俄羅斯進口松子深加工項目產銷兩旺,該項目是集進口松子加工、儲存、運輸、銷售於一體的全產業鏈綠色食品精深加工項目,計劃投資1.5億元,建成達產後,年可加工松子3000噸。
東寧加快轉型發展,突出對外開放、基礎設施互通互聯等十大重點工作,利用中藥材進境指定口岸優勢,建設俄中藥材集散地,擴大海產品進口數量和品種,與京東集團合作,搶佔國內中高端海產品消費市場。重點推進八大產業,打造中國沿邊最大綠色有機食品加工基地、龍江立體化資源開發利用示范基地和東北亞國際旅游勝地。以黑木耳“六化”為統領,發展標准化工廠生產。大力推動林果基地建設,推進礦產資源綜合利用和清潔能源、油頁岩綜合開發。聚焦八大產業,東寧市今年開展了“產業招商突破年”活動,將29個重點項目落實包扶領導、產業辦和責任部門,確保產業招商有計劃、有目標、有方向,使東寧形成了生成一批、儲備一批、推介一批、開工一批、投產一批的良性發展格局,不斷增強經濟發展後勁。
“五城同建”匯聚“東寧力量”扮靚“口岸新城”
生態建設為“形”,人文理念為“神”,“五城同建”讓一個“經濟發展、山川秀美、社會和諧”的美麗東寧正在顯現
漫步東寧城鄉,在凝固的“畫面”和流動的“音符”之間,人們感嘆著邊城之變、邊城之美。全國衛生城市、全國平安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全國科技示范區,東寧頭頂眾多“國”字號桂冠……
東寧將貫徹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推進國際化、城市化、生態化、產業化、智慧化和均等化。2015年,東寧市在鞏固提昇全國平安縣、全國文明城、全國衛生城建設成果的基礎上,高標准創建國家級生態縣和國家園林城市,把“五城同建”作為東寧轉型發展、科學發展的重大方略,強化生態環境的修復和保護,提昇城市的人文境界,使東寧在經濟社會發展上領跑全省乃至全國。
東寧森林覆蓋率達85.3%,正努力打造“宜居、宜商、宜業、宜游”生態城市。近年來,他們持續推進退耕還林、插柳護岸、侵蝕溝治理、封山禁牧等生態工程;以增綠量、提檔次、出精品為主線,突出城市園林綠化重點,按照“春有花、夏有陰、秋有果、冬有綠”的思路要求,大力實施生態綠化三年計劃,全面提昇沿邊口岸城市綠化水平和生態形象,促進人與自然、經濟社會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
深入持久的五城同建,已成為一種獨特文化、一個響亮品牌、一種普遍的價值追求。東寧積極開展“創新執行落實”主題實踐活動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把優化發展環境擺上重要的議事日程,樹立人人都是環境、事事都是環境、處處都是環境的觀念,把東寧打造成黑龍江省投資首選地。牢固樹立“企業坐中堂,政府坐兩廂”的服務意識,大力推行首問負責、一次性告知、限時辦結等制度,把激活民間投資,促進民營經濟發展作為該市經濟發展的關鍵環節來抓,從項目、機制、條件、環境等方面入手,為企業提供發展的空間、投資的途徑和運營的平臺。
以“五城同建”為統攬,東寧市匯聚起前所未有的“東寧力量”,向全面小康目標衝刺。
精准扶貧對癥下藥 助力貧困戶甩掉“窮帽”
一項項扶貧新政溫暖貧困戶,一幅幅服務群眾的場景隨處湧現,一個個漸行漸近的富民夢想,投射在東寧大地上
“感謝黨和政府還想著我們,幫我們解決了這麼大的困難。”東寧市道河鎮和平村貧困戶代士榮很激動。他是和平村的低保戶,家裡缺乏產業支橕和勞動力,道河鎮及市直幫扶單位積極組織力量進行幫扶,協調地栽木耳合作社為代士榮安排一份警衛的工作,每月打工收入可達到1000多元。
為了推進精准脫貧工作,東寧市出臺了《精准脫貧工作實施方案》,明確責任,通過精准化識別、針對性扶貧、科學化脫貧,建立脫貧包聯機制,每名市級主要領導結對幫扶3戶貧困戶,其他副處級領導每人幫扶2戶貧困戶,並將所有幫扶任務細化分解到市直單位、企業及領導乾部。各結對幫扶單位制定詳細的幫扶計劃,並抽調2名工作人員駐村工作,對貧困戶一幫到底。同時,根據不同的貧困類型、致貧原因、幫扶需求,對癥下藥,分類施策,制定產業、電商創業、技能提昇等13項脫貧幫扶措施,確保做到精准幫扶、精准脫貧。
為方便貧困戶與幫扶單位、幫扶人溝通,東寧市扶貧辦制作“幫扶愛心卡”發放到貧困戶手中,印發駐村乾部幫扶貧困戶責任表1萬份,並做到戶上牆、村造冊、鎮制薄、市訂卷,做細了“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的問題。同時,該市扶貧辦編制了《東寧市脫貧攻堅手冊》,一冊在手可以詳細地知道該市貧困戶的姓名、電話、致貧原因,其幫扶單位負責人、幫扶措施、進展情況。
近兩年,東寧市著重在食用菌、蔬菜、果樹、大榛子、白瓜子、人參、山野菜、特色養殖等產業扶持上下功夫,加快貧困戶脫貧步伐。利用“公司+基地+貧困戶”模式,重點發揮種植養殖大戶、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的輻射帶動作用,以合作、聯營、入股、出工等多種方式,實現搭幫互助,增加貧困戶經營性收入。對有一定文化水平、有一定創業願望的貧困人口,積極鼓勵發展電子商務,依托東寧市黑木耳產業龍頭作用,引導和扶持其開辦淘寶網店、開發電商產品等,實現創業增收。
東寧市提出,在2017年底前,要實現貧困戶人均年收入3500元以上,實現國家、省級脫貧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