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科教
搜 索
高考來臨 家長也要調整心態明白啥話不能說啥事不要辦
2016-05-27 09:40:26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劉夢新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5月27日訊 高考臨近,考生已被高強度知識復習累得精疲力竭,再加上巨大心理壓力,可以說都“昏”了。作為家長,如果一味陷入到孩子學科復習中,無法從孩子學習、復習的具體事務中跳出來,更無法對孩子做指導,反而容易把自己的焦慮帶給孩子,幫倒忙。

  考前半個月家長如何助力孩子?哈市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指導中心主任高源建議,必須解決3個問題:知識備考;心理備考;克服馬虎。

  家長:家庭氣氛要和睦

  高考臨近,家長出現了考試焦慮。“只做知識備考,不做心理備考”,導致相當一部分考生在臨近考試這段時間復習效率下降,馬虎率高,模考成績不理想,忽高忽低,甚至不昇反跌到自己歷史最低分之下。備考期間,家長的情緒要穩定,不然家長的情緒必然會影響到孩子。

  在備考階段,家長要保持情緒穩定,擺脫外界乾擾,營造良好家庭氛圍,這對孩子備考質量將起很大作用。

  家長的心情要愉快。有些家長擔心孩子考不好,心情不好,孩子一看就明白,家長比自己還緊張。高考前半個月,家庭中不要發生爭論。如果確有重要原則性問題需要解決,放在高考結束後進行。每年高考前都有一些考生父母因報志願意見不一致或復習方法不一致產生爭論,甚至發生爭吵,破壞孩子平和心態,影響孩子復習效率。

  創造良好的復習環境

  在孩子自我備考階段,家長要想方設法使家庭環境安靜。最好不會客,在孩子復習時間,盡量少打電話,打電話時也要說話簡單,不要閑聊天。

  在高考自我備考階段,不少考生一看書做題,就是一個上午或下午,中間也不休息。家長要提醒孩子在復習期間做必要的、適度的輕微運動,例如散步、做俯臥橕等,這有助於孩子解除疲勞。在孩子休息期間,也可聽些他們喜歡的音樂,這也有助於孩子調整心態、解除疲勞,但不宜看強烈的、有刺激性的節目。

  考前半個月,家長務必要做好飲食衛生工作,不讓孩子吃過多油膩食物,不讓孩子喝過多冷飲,否則容易造成孩子胃腸功能紊亂。家長要督促孩子房間通風,多喝一些綠豆湯之類的飲料,確保孩子考前與考中身體健康,精力充沛。

  家長根據孩子身體情況和過去常容易發生的疾病,可在家中准備一個小藥箱或小藥盒,把一些常備藥物放在裡面。

  考生:高考前兩周調適身心

  高考前兩周,是考生最容易產生心理波動的時期。哈市某中學有一位考生,一直在班級排前5名。4月末開始出現想學學不進,情緒波動大,稍不順心就哭,同學關系亮起黃燈,學習效率大大降低,成績也不斷下滑。針對這個學生的表現,她建議對孩子給予戰略和戰術的指導,這樣孩子備考的戰斗力就上來了,不再焦慮。

  有同學越是臨近考試,越覺得知識生疏,而且緊張急躁;有些同學感到高考近在眼前,開始手忙腳亂,搬出所有的課本和復習資料,恨不得一口吞下;還有些同學沒日沒夜做題,唯恐哪道沒做的題目會出現在高考試卷上;也有的同學覺得再努力也無法扭轉乾坤,便灰心喪氣,看不進書。

  堅信“臨陣磨槍,不快也光”

  盡管復習時間不多了,如果合理利用,通過短期突擊,仍能有較大進步。對於過去不大用功,沒打好基礎的同學來說,要堅定信心、注意具體復習策略。常言說“臨陣磨槍,不快也光”,關鍵要看怎樣磨,磨哪裡。另外,短暫的時間內不可能面面俱到,要確定復習側重點。心裡有個計劃和重點,有針對性復習,這樣纔能有實效。

  同步調整大腦的最佳狀態。在最後復習備考中,注意科學安排作息時間,保持起居有規律,不開“夜車”,不搞疲勞戰。

  習慣了熬夜的“夜貓子”,從現在開始就要每天提前10分鍾睡覺,逐步把生物鍾調過來,盡可能提高白天學習效率。應盡量在考試時間段復習,讓大腦最佳狀態的時間調節到與高考時間同步,注意勞逸結合,每學習一兩個小時要有短暫的休息。

責任編輯:張廣義

【專題】為夢想加油——2016年高考專題

【專題】直擊2016龍江高考——東北網全媒體即時播報

相關新聞